一語道破的讀音 一語道破的意思
【解釋】道:說;破:揭穿。一句話就說穿了。【出處】清·戲確《與張考夫書》:“自唐虞至戰國二千余年,圣人相傳心法,一語道破。”【示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清·陳廷棹《白寸齋詞話》卷一)【近義詞】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切中要害【反義詞】言不及義、輕描淡寫、言之無物【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一句話說穿
- 一
- 語
- 道
- 破
“一語道破”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yǔ dào pò]
- 漢字注音:
- ㄧ ㄩˇ ㄉㄠˋ ㄆㄛˋ
- 簡繁字形:
- 一語道破
- 是否常用:
- 否
“一語道破”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一句話說穿。辭典解釋
一語道破 yī yǔ dào pò ㄧ ㄩˇ ㄉㄠˋ ㄆㄛˋ 一句話就能說明事情的真相。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二》:「余稱其詩,專主性情。慈山寄札謝云:『老人生平苦心,被君一語道破。』」
近義詞
提綱挈領,一針見血,一語破的,要言不煩英語 one word says it all (idiom)?, 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to be pithy and correct
法語 (expr. idiom.)? tout révéler en un seul mot, d'un seul mot percer à jour le secret
網絡解釋
【解釋】道:說;破:揭穿。一句話就說穿了。
【出處】清·戲確《與張考夫書》:“自唐虞至戰國二千余年,圣人相傳心法,一語道破。”
【示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清·陳廷棹《白寸齋詞話》卷一)
【近義詞】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切中要害
【反義詞】言不及義、輕描淡寫、言之無物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一句話說穿
“一語道破”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語】:[yǔ]1.話:語言。2.說:細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5.姓。[yù]均同“語”。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破】:1.完整的東西受到損傷變得不完整:手破了。紙戳破了。襪子破了一個洞。2.使損壞;使分裂;劈開:破釜沉舟。勢如破竹。破開西瓜。3.整的換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兩張五角的。4.突破;破除(規定、習慣、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記錄。5.打敗(敵人);打下(據點):攻破城池。大破敵軍。6.花費:破鈔。破費。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說破。一語道破。案子已經破了。8.受過損傷的;破爛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譏諷東西或人不好(含厭惡意):誰看那破戲!
“一語道破”的相關詞語
* 一語道破的讀音是:yī yǔ dào pò,一語道破的意思:【解釋】道:說;破:揭穿。一句話就說穿了。【出處】清·戲確《與張考夫書》:“自唐虞至戰國二千余年,圣人相傳心法,一語道破。”【示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清·陳廷棹《白寸齋詞話》卷一)【近義詞】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切中要害【反義詞】言不及義、輕描淡寫、言之無物【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一句話說穿
基本解釋
一句話說穿。辭典解釋
一語道破 yī yǔ dào pò ㄧ ㄩˇ ㄉㄠˋ ㄆㄛˋ一句話就能說明事情的真相。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二》:「余稱其詩,專主性情。慈山寄札謝云:『老人生平苦心,被君一語道破。』」
近義詞
提綱挈領,一針見血,一語破的,要言不煩英語 one word says it all (idiom)?, 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to be pithy and correct
法語 (expr. idiom.)? tout révéler en un seul mot, d'un seul mot percer à jour le secret
【解釋】道:說;破:揭穿。一句話就說穿了。
【出處】清·戲確《與張考夫書》:“自唐虞至戰國二千余年,圣人相傳心法,一語道破。”
【示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清·陳廷棹《白寸齋詞話》卷一)
【近義詞】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切中要害
【反義詞】言不及義、輕描淡寫、言之無物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一句話說穿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語】:[yǔ]1.話:語言。2.說:細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5.姓。[yù]均同“語”。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破】:1.完整的東西受到損傷變得不完整:手破了。紙戳破了。襪子破了一個洞。2.使損壞;使分裂;劈開:破釜沉舟。勢如破竹。破開西瓜。3.整的換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兩張五角的。4.突破;破除(規定、習慣、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記錄。5.打敗(敵人);打下(據點):攻破城池。大破敵軍。6.花費:破鈔。破費。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說破。一語道破。案子已經破了。8.受過損傷的;破爛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譏諷東西或人不好(含厭惡意):誰看那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