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外的讀音 不自外的意思
辭典解釋不自外 bù zì wài 不把自己當作外人。 《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光竊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過太子于宮。」
- 不
- 自
- 外
“不自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ù zì wài]
- 漢字注音:
- ㄅㄨˋ ㄗˋ ㄨㄞ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不自外”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不自外 bù zì wài ㄅㄨˋ ㄗˋ ㄨㄞˋ 不把自己當作外人。
《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光竊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過太子于宮。」
網絡解釋
“不自外”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自】:1.自己:自動。自衛。自愛。自力更生。自言自語。自告奮勇。自顧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當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說。3.姓。4.從;由:自小。自此。自古。自遠而近。自北京出發。選自《人民日報》。來自各國的朋友。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不自外”的相關成語
“不自外”的相關詞語
* 不自外的讀音是:bù zì wài,不自外的意思:辭典解釋不自外 bù zì wài 不把自己當作外人。 《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光竊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過太子于宮。」
辭典解釋
不自外 bù zì wài ㄅㄨˋ ㄗˋ ㄨㄞˋ不把自己當作外人。
《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光竊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過太子于宮。」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自】:1.自己:自動。自衛。自愛。自力更生。自言自語。自告奮勇。自顧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當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說。3.姓。4.從;由:自小。自此。自古。自遠而近。自北京出發。選自《人民日報》。來自各國的朋友。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