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晉演義的讀音 東西晉演義的意思
東西晉演義 《東西晉演義》(又題《繡象東西晉全志》),【明】楊爾曾撰,歷史演義小說。分為《西晉演義》和《東晉演義》兩部。 十二卷五十回。
- 東
- 西
- 晉
- 演
- 義
“東西晉演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xī jìn yǎn yì]
- 漢字注音:
- ㄉㄨㄙ ㄒㄧ ㄐㄧㄣˋ ㄧㄢˇ ㄧˋ
- 簡繁字形:
- 東西晉演義
- 是否常用:
- 否
“東西晉演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講史小說。明代楊爾曾作。十二卷,五十回。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敘述東晉史實,多取材于正史,文字典雅。
網絡解釋
東西晉演義
《東西晉演義》(又題《繡象東西晉全志》),【明】楊爾曾撰,歷史演義小說。分為《西晉演義》和《東晉演義》兩部。 十二卷五十回。
“東西晉演義”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東邊兒。東方。東風。東城。城東。大江東去。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家。3.東道:我做東,請你們吃飯。4.姓。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晉】: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4世紀中葉)。在今山西、河北南部一帶。被韓、趙、魏三家所滅。2.朝代名。1.(265—316)。司馬炎滅魏后建立。建都洛陽,國號晉,史稱西晉。為匈奴人劉聰所滅。后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重建晉朝(317—420),史稱東晉。為劉裕所滅。西晉、東晉合稱兩晉。2.五代之一(936—946)。石敬瑭勾結契丹滅后唐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晉,史稱后晉。為契丹所滅。3.山西的別稱。4.進;升:晉見。晉級。
【演】:1.演變;演化:演進。2.發揮:演說。演繹。3.依照程式(練習或計算):演算。演武。演兵場。4.表演技藝;扮演:演奏。她演過白毛女。5.姓。
【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義。大義滅親。義不容辭。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演。3.情誼:情義。忘恩負義。4.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義父。義女。5.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義齒。義肢。6.姓。7.意義;道理:字義。定義。微言大義。
“東西晉演義”的相關詞語
* 東西晉演義的讀音是:dōng xī jìn yǎn yì,東西晉演義的意思:東西晉演義 《東西晉演義》(又題《繡象東西晉全志》),【明】楊爾曾撰,歷史演義小說。分為《西晉演義》和《東晉演義》兩部。 十二卷五十回。
基本解釋
講史小說。明代楊爾曾作。十二卷,五十回。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敘述東晉史實,多取材于正史,文字典雅。東西晉演義
《東西晉演義》(又題《繡象東西晉全志》),【明】楊爾曾撰,歷史演義小說。分為《西晉演義》和《東晉演義》兩部。 十二卷五十回。【東】: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東邊兒。東方。東風。東城。城東。大江東去。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家。3.東道:我做東,請你們吃飯。4.姓。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晉】: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4世紀中葉)。在今山西、河北南部一帶。被韓、趙、魏三家所滅。2.朝代名。1.(265—316)。司馬炎滅魏后建立。建都洛陽,國號晉,史稱西晉。為匈奴人劉聰所滅。后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重建晉朝(317—420),史稱東晉。為劉裕所滅。西晉、東晉合稱兩晉。2.五代之一(936—946)。石敬瑭勾結契丹滅后唐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晉,史稱后晉。為契丹所滅。3.山西的別稱。4.進;升:晉見。晉級。
【演】:1.演變;演化:演進。2.發揮:演說。演繹。3.依照程式(練習或計算):演算。演武。演兵場。4.表演技藝;扮演:演奏。她演過白毛女。5.姓。
【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義。大義滅親。義不容辭。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演。3.情誼:情義。忘恩負義。4.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義父。義女。5.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義齒。義肢。6.姓。7.意義;道理:字義。定義。微言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