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后晉的讀音 后晉的意思

    后晉 后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936年后晉高祖石敬瑭滅后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后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后遷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后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后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后,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后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后晉滅亡。后晉亡后,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陜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 hòu
    • jìn

    “后晉”的讀音

    拼音讀音
    [hòu jìn]
    漢字注音:
    ㄏㄡˋ ㄐㄧㄣˋ
    簡繁字形:
    後晉
    是否常用:

    “后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后晉 Hòujìn

    [the Posterior Jin Dynasty] 五代的第三個朝代,石敬瑭所建立的。936年后唐河東節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向契丹皇帝稱兒皇帝,割云燕十六州給契丹,歷二帝共十一年

    辭典解釋

    后晉  hòu jìn  ㄏㄡˋ ㄐㄧㄣˋ  

    朝代名。(西元936~946)?五代諸朝之一。石敬瑭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為條件,借契丹兵力滅后唐,建都開封,國號晉,史稱為「后晉」。后為契丹所滅。
    也稱為「石晉」。

    英語 Later Jin of the Five Dynasties (936-946)?

    網絡解釋

    后晉

    后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936年后晉高祖石敬瑭滅后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后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后遷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后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后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后,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后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后晉滅亡。后晉亡后,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陜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后晉

    “后晉”的單字解釋

    】: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
    】: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4世紀中葉)。在今山西、河北南部一帶。被韓、趙、魏三家所滅。2.朝代名。1.(265—316)。司馬炎滅魏后建立。建都洛陽,國號晉,史稱西晉。為匈奴人劉聰所滅。后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重建晉朝(317—420),史稱東晉。為劉裕所滅。西晉、東晉合稱兩晉。2.五代之一(936—946)。石敬瑭勾結契丹滅后唐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晉,史稱后晉。為契丹所滅。3.山西的別稱。4.進;升:晉見。晉級。

    “后晉”的相關詞語

    “后晉”造句

    后晉還一度廢除翰林學士,其職并歸中書舍人。

    先是后唐的“西京”,隨后繼為后晉、后漢、北漢的“國都”,這里的動靜治亂直接影響到北國與中原。

    在被后晉那個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契丹人后才改的名字。

    五代后晉的宋州節度使趙在禮,在任上弄權牟利、強征苛斂,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即使是在耶律德光南下黃河平滅后晉入主汴京的一年多時間里,府州折氏也從未向這些異族蠻子低頭。

    現在的龍亭是清朝修建的,史書上說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金朝六個朝代都在此建造過皇宮,這說明龍亭這里真的是龍脈隆盛。

    后晉升為上等兵,并獲“特等射手”和“五好戰士”的光榮稱號。

    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

    五代時期,后晉大將軍李存審在武遂東二十里,夾瀑河筑南北二城,號“得勝”與后宋相距,后失陷契丹。

    * 后晉的讀音是:hòu jìn,后晉的意思:后晉 后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936年后晉高祖石敬瑭滅后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后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后遷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后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后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后,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后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后晉滅亡。后晉亡后,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陜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