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利的讀音 兩利的意思
兩利 兩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iǎng lì,指兼顧雙方的利益。
- 兩
- 利
“兩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ǎng lì]
- 漢字注音:
- ㄌㄧㄤˇ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兩利
- 是否常用:
- 是
“兩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兩利 liǎnglì
[be good for both parties;benifit to two parties] 兼顧雙方的利益
辭典解釋
兩利 liǎng lì ㄌㄧㄤˇ ㄌㄧˋ 兩方面均蒙受其利。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
網絡解釋
兩利
兩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iǎng lì,指兼顧雙方的利益。
“兩利”的單字解釋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兩利”的相關成語
“兩利”的相關詞語
“兩利”造句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威力,放棄纖朽的詭辮,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榮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友情,愛情。
這是公私兩利有事,何樂而不為呢?
勞資兩利、按勞取酬、等價交換是構建和諧勞動的三大原則。
***說,中日關系發展的歷程證明,中日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害。
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俱傷。從1949到1971年,中美敵對23年,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指出,歷史告訴我們,中日兩國和則兩利、斗則俱損。
從此,新城兩側西無旱憂,東無澇患,高低兩利。
兩岸合則兩利合作取代競爭。
我們希望合作得多,合作得長,使公私兩利。
簡單表述,以公私兩利,以公司和個人雙贏作為目的,袁董來到上海。
* 兩利的讀音是:liǎng lì,兩利的意思:兩利 兩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iǎng lì,指兼顧雙方的利益。
基本解釋
兩利 liǎnglì
[be good for both parties;benifit to two parties] 兼顧雙方的利益
辭典解釋
兩利 liǎng lì ㄌㄧㄤˇ ㄌㄧˋ兩方面均蒙受其利。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
兩利
兩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iǎng lì,指兼顧雙方的利益。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威力,放棄纖朽的詭辮,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榮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友情,愛情。
這是公私兩利有事,何樂而不為呢?
勞資兩利、按勞取酬、等價交換是構建和諧勞動的三大原則。
***說,中日關系發展的歷程證明,中日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害。
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俱傷。從1949到1971年,中美敵對23年,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指出,歷史告訴我們,中日兩國和則兩利、斗則俱損。
從此,新城兩側西無旱憂,東無澇患,高低兩利。
兩岸合則兩利合作取代競爭。
我們希望合作得多,合作得長,使公私兩利。
簡單表述,以公私兩利,以公司和個人雙贏作為目的,袁董來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