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師辱國的意思 喪師辱國的讀音和出處
- 喪
- 師
- 辱
- 國
- 成語名稱:
- 喪師辱國
- 成語拼音:
- [sàng shī rǔ guó]
- 成語解釋:
- 軍隊損失,國家蒙受恥辱。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貫、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鋒復軍殺將,喪師辱國,大肆誹謗,欲皇上加罪。”
- 成語例句: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為了激勵士氣,凡是喪師辱國的文武官員,都要嚴辦。”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喪師辱國
- 英文翻譯:
- the army is annihilated and the country disgraced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喪師辱國”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水滸的成語 S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軍隊 損失 國家 蒙受 恥辱
“喪師辱國”的單字解釋
【喪】:[sàng]1.丟掉;失去:喪盡天良。喪權辱國。2.情緒低落;失意:懊喪。頹喪。[sāng]跟死了人有關的(事情):喪事。治喪。
【師】:1.傳授知識、技術的人:教師。2.掌握某種專門知識、技術的人:工程師。理發師。3.效法:師法。4.榜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5.軍隊:出師。勞師動眾。6.軍隊編制單位。在軍之下,團之上。7.由師徒關系或師生關系產生的:師母。師兄。8.對和尚、尼姑的尊稱:禪師。師太。
【辱】:1.恥辱(跟“榮”相對):羞辱。屈辱。奇恥大辱。2.使受恥辱;侮辱:折辱。辱罵。喪權辱國。3.玷辱:辱沒。辱命。4.謙辭,表示承蒙:辱臨。辱承指教。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喪師辱國”的近義詞
“喪師辱國”的相關成語
“喪師辱國”的關聯成語
喪字的成語
師字的成語
辱字的成語
國字的成語
喪開頭的成語
師開頭的成語
辱開頭的成語
國開頭的成語
sang的成語
shi的成語
ru的成語
guo的成語
ssrg的成語
喪師什么什么的成語
喪什么辱什么的成語
喪什么什么國的成語
什么師辱什么的成語
什么師什么國的成語
什么什么辱國的成語
“喪師辱國”造句
熊飛百、王化貞喪師辱國,當入有司問罪!
卻說此時文天祥在江西,早聽說賈似道喪師辱國,只氣得他三尸神暴躁,七竅里生煙,便立刻招兵買馬,準備勤王。
惟劉深免官,嗣被哈喇哈孫再行奏彈,說他徼名首釁,喪師辱國,非正法不可,乃將劉深伏誅,南征事因此結局。
劉峙無能,喪師辱國;不殺劉峙,軍心難平!
自己不能增添領土,反而喪師辱國,不斷失去土地,這令心高氣傲的公子堯大受打擊。
又將張賓判成喪師辱國的罪,又將包成判成嫁禍興謀、作奸縱惡的罪,又將季德判成殺人無忌的罪。
末將無能,喪師辱國,死罪,死罪啊!
我等梁山軍自荊州,入益州,轉戰千里,尚且奮力廝殺;似將軍等昔在漢中、斜谷、長安、潼關之地,被劉備所擊,一敗再敗,喪師辱國。
* 喪師辱國的意思 喪師辱國的成語解釋 喪師辱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