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的讀音 中唐的意思
中唐 唐史分期之一。代宗大歷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共六十四年,是為中唐。 安史之亂過后,整頓賦稅,平定藩鎮,形式上統一全國。
- 中
- 唐
“中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ng táng]
- 漢字注音:
- ㄓㄨㄥ ㄊㄤ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中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大門至廳堂的路。借指廟堂、中堂。唐詩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歷至文宗·大和之間為中唐。這時期的著名詩人,先后有韋應物、劉長卿、盧綸、韓翃、錢起、司空曙、李端、韓愈、柳宗元等。參見“四唐 ”。庭院。辭典解釋
中唐 zhōng táng ㄓㄨㄥ ㄊㄤˊ 唐代詩風最盛,一般論詩者以唐代宗大歷至文宗太和為中唐。以白居易、柳宗元等為 代表人物。
大門到廳堂的路。
《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鹝。」
漢.毛亨.傳:「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庭院。
《文選.張衡.東京賦》:「植華平于春圃,豐朱草于中唐。」
漢.王粲〈槐樹賦〉:「惟中唐之奇樹,稟自然之天姿。」
網絡解釋
中唐
唐史分期之一。代宗大歷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共六十四年,是為中唐。
安史之亂過后,整頓賦稅,平定藩鎮,形式上統一全國。
“中唐”的單字解釋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中唐”的相關詞語
* 中唐的讀音是:zhōng táng,中唐的意思:中唐 唐史分期之一。代宗大歷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共六十四年,是為中唐。 安史之亂過后,整頓賦稅,平定藩鎮,形式上統一全國。
基本解釋
大門至廳堂的路。借指廟堂、中堂。唐詩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歷至文宗·大和之間為中唐。這時期的著名詩人,先后有韋應物、劉長卿、盧綸、韓翃、錢起、司空曙、李端、韓愈、柳宗元等。參見“四唐 ”。庭院。辭典解釋
中唐 zhōng táng ㄓㄨㄥ ㄊㄤˊ唐代詩風最盛,一般論詩者以唐代宗大歷至文宗太和為中唐。以白居易、柳宗元等為 代表人物。
大門到廳堂的路。
《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鹝。」
漢.毛亨.傳:「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庭院。
《文選.張衡.東京賦》:「植華平于春圃,豐朱草于中唐。」
漢.王粲〈槐樹賦〉:「惟中唐之奇樹,稟自然之天姿。」
中唐
唐史分期之一。代宗大歷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共六十四年,是為中唐。安史之亂過后,整頓賦稅,平定藩鎮,形式上統一全國。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