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軒策士的讀音 臨軒策士的意思
臨軒策士 臨軒策士(臨軒策士) 皇帝親試貢士之稱。《宋史·輿服志六》:“ 集英殿 ,臨軒策士則御焉。”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今日圣上臨軒策士,只得在此祗候。” 清 李漁 《風箏誤·習戰》:“今日圣主臨軒策士,出的題目是問洞蠻犯順該剿該撫的機宜。” 清 黃生 《義府》卷下:“人主親試貢士,曰臨軒策士。”
- 臨
- 軒
- 策
- 士
“臨軒策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ín xuān cè shì]
- 漢字注音:
- ㄌㄧㄣˊ ㄒㄨㄢ ㄘㄜˋ ㄕˋ
- 簡繁字形:
- 臨軒策士
- 是否常用:
- 否
“臨軒策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皇帝親試貢士之稱。
網絡解釋
臨軒策士
臨軒策士(臨軒策士)
皇帝親試貢士之稱。《宋史·輿服志六》:“ 集英殿 ,臨軒策士則御焉。”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今日圣上臨軒策士,只得在此祗候。” 清 李漁 《風箏誤·習戰》:“今日圣主臨軒策士,出的題目是問洞蠻犯順該剿該撫的機宜。” 清 黃生 《義府》卷下:“人主親試貢士,曰臨軒策士。”
“臨軒策士”的單字解釋
【臨】:1.靠近;對著:臨街。臨河。背山臨水。居高臨下。如臨大敵。2.來到;到達:光臨。蒞臨。身臨其境。雙喜臨門。3.臨近;臨到(某一行為發生的時間),含有將要、快要的意思:臨睡。臨畢業。這是我臨離開北京的時候買的。4.照著字畫模仿:臨摹。臨帖。臨畫。臨得挺像。5.姓。
【軒】:1.高:軒昂。軒敞。軒朗。2.姓。3.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舊時多用為書齋名或茶館、飯館等的字號):來今雨軒。4.古代一種有帷幕而前頂較高的車。5.窗戶;門。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3.士人:士農工商。4.軍人:士兵。士氣。5.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術人員:醫士。護士。技士。助產士。7.對人的美稱:烈士。勇士。女士。8.姓。
“臨軒策士”的相關詞語
* 臨軒策士的讀音是:lín xuān cè shì,臨軒策士的意思:臨軒策士 臨軒策士(臨軒策士) 皇帝親試貢士之稱。《宋史·輿服志六》:“ 集英殿 ,臨軒策士則御焉。”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今日圣上臨軒策士,只得在此祗候。” 清 李漁 《風箏誤·習戰》:“今日圣主臨軒策士,出的題目是問洞蠻犯順該剿該撫的機宜。” 清 黃生 《義府》卷下:“人主親試貢士,曰臨軒策士。”
基本解釋
皇帝親試貢士之稱。臨軒策士
臨軒策士(臨軒策士)皇帝親試貢士之稱。《宋史·輿服志六》:“ 集英殿 ,臨軒策士則御焉。”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今日圣上臨軒策士,只得在此祗候。” 清 李漁 《風箏誤·習戰》:“今日圣主臨軒策士,出的題目是問洞蠻犯順該剿該撫的機宜。” 清 黃生 《義府》卷下:“人主親試貢士,曰臨軒策士。”
【臨】:1.靠近;對著:臨街。臨河。背山臨水。居高臨下。如臨大敵。2.來到;到達:光臨。蒞臨。身臨其境。雙喜臨門。3.臨近;臨到(某一行為發生的時間),含有將要、快要的意思:臨睡。臨畢業。這是我臨離開北京的時候買的。4.照著字畫模仿:臨摹。臨帖。臨畫。臨得挺像。5.姓。
【軒】:1.高:軒昂。軒敞。軒朗。2.姓。3.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舊時多用為書齋名或茶館、飯館等的字號):來今雨軒。4.古代一種有帷幕而前頂較高的車。5.窗戶;門。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3.士人:士農工商。4.軍人:士兵。士氣。5.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術人員:醫士。護士。技士。助產士。7.對人的美稱:烈士。勇士。女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