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讀音 二十四節氣的意思
- 二
- 十
- 四
- 節
- 氣
“二十四節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èr shí sì jié qì]
- 漢字注音:
- ㄦˋ ㄕˊ ㄙˋ ㄐㄧㄝ ˊ ㄑㄧˋ
- 簡繁字形:
- 二十四節氣
- 是否常用:
- 是
“二十四節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二十四節氣 èrshísì jiéqì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中國古代根據氣候對一年進行的節令劃分。即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辭典解釋
二十四節氣 èr shí sì jié qì ㄦˋ ㄕˊ ㄙˋ ㄐㄧㄝˊ ㄑㄧˋ 為古代歷法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劃分。指一年中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個節氣。對農耕步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也稱為「二十四節」、「二十四氣」。
網絡解釋
二十四節氣 (歷法)
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歷(太陽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歷范疇。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當今使用的農歷吸收了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并通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的單字解釋
【二】:1.數目。一加一的和。2.序數:一窮二白。3.兩樣:不二價。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達到頂點: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二十四節氣”的相關詞語
“二十四節氣”造句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終結者,吸千年寒冰之靈氣,攜萬古冰川之氣勢,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你襲來,請調整心態,做好防寒準備!
小雪來了,別誤會,可不是女孩子的名字,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腌臘肉,吃糍粑,包果樹,備冬忙,愿小雪給您帶去好運,愿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農民們忙著收獲和播種,芒種是火紅的五月里象征性節氣,愿芒種給你帶來不一般收獲與希望,也愿你的生活天天忙碌而充實!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終結者,吸千年寒冰之靈氣,攜萬古冰川之氣勢,冷俊孤傲之寒潮,正以迅雷不擊掩耳之勢,向你襲來,請調整心態,做好防寒準備!
二十四節氣快過完,大寒最后才來到,雪花飄飄梅含笑,福如東海好運到,福音如歌樂逍遙,福滿新堂皆歡笑,福運把你來環繞,祝你開心快樂每一秒!
氣溫漸暖,雨水漸多,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雨水到了,預示著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愿君保重身體,健康平安,開心快樂,幸福如意!
通過對永正近期的系列繪畫“二十四節氣”的觀察,我感覺到他正自覺地行走在一條“中國式抽象”道路上。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創造,衣食農事,依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林帝浣
長期以來,二十四節氣在中國的農牧業生產中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
全套二十四節氣經典養生食品如白露甘薯餅、春分太陽糕、立秋肘子等,也首次以整體形象對外展示。
* 二十四節氣的讀音是:èr shí sì jié qì,二十四節氣的意思:二十四節氣 (歷法)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歷(太陽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歷范疇。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當今使用的農歷吸收了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并通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解釋
二十四節氣 èrshísì jiéqì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中國古代根據氣候對一年進行的節令劃分。即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辭典解釋
二十四節氣 èr shí sì jié qì ㄦˋ ㄕˊ ㄙˋ ㄐㄧㄝˊ ㄑㄧˋ為古代歷法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劃分。指一年中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個節氣。對農耕步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也稱為「二十四節」、「二十四氣」。
二十四節氣 (歷法)
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歷(太陽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歷范疇。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當今使用的農歷吸收了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并通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終結者,吸千年寒冰之靈氣,攜萬古冰川之氣勢,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你襲來,請調整心態,做好防寒準備!
小雪來了,別誤會,可不是女孩子的名字,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腌臘肉,吃糍粑,包果樹,備冬忙,愿小雪給您帶去好運,愿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農民們忙著收獲和播種,芒種是火紅的五月里象征性節氣,愿芒種給你帶來不一般收獲與希望,也愿你的生活天天忙碌而充實!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終結者,吸千年寒冰之靈氣,攜萬古冰川之氣勢,冷俊孤傲之寒潮,正以迅雷不擊掩耳之勢,向你襲來,請調整心態,做好防寒準備!
二十四節氣快過完,大寒最后才來到,雪花飄飄梅含笑,福如東海好運到,福音如歌樂逍遙,福滿新堂皆歡笑,福運把你來環繞,祝你開心快樂每一秒!
氣溫漸暖,雨水漸多,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雨水到了,預示著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愿君保重身體,健康平安,開心快樂,幸福如意!
通過對永正近期的系列繪畫“二十四節氣”的觀察,我感覺到他正自覺地行走在一條“中國式抽象”道路上。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創造,衣食農事,依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林帝浣
長期以來,二十四節氣在中國的農牧業生產中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
全套二十四節氣經典養生食品如白露甘薯餅、春分太陽糕、立秋肘子等,也首次以整體形象對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