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的讀音 五丈原的意思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為秦嶺北麓黃土臺原的一部分,海拔約750米,原上地勢平坦,面積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約1.8公里。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形勢險要。五丈原為三國時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戰場。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渭河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
- 五
- 丈
- 原
“五丈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ǔ zhàng yuán]
- 漢字注音:
- ㄨˇ ㄓㄤˋ ㄩ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五丈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地名。在今陜西省·岐山縣南,斜谷口西側,渭水南岸。相傳蜀漢·諸葛亮六出祁山曾在此駐軍。公元234年諸葛亮伐魏,出斜谷,駐軍屯田,相持百余日后,病卒于此。
網絡解釋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為秦嶺北麓黃土臺原的一部分,海拔約750米,原上地勢平坦,面積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約1.8公里。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形勢險要。五丈原為三國時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戰場。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渭河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
“五丈原”的單字解釋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丈】:1.長度單位,10尺等于1丈,10丈等于1引。1市丈合3又1/3米。2.丈量(土地):清丈。春耕前要把地丈完。3.古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老丈。4.丈夫(用于某些親戚的尊稱):姑丈(姑夫)。姐丈(姐夫)。
【原】:1.最初的;開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動物。2.屬性詞。原來;本來: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馬。原有人數。3.沒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諒:原宥。情有可原。6.寬廣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塬”。
“五丈原”的相關詞語
* 五丈原的讀音是:wǔ zhàng yuán,五丈原的意思: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為秦嶺北麓黃土臺原的一部分,海拔約750米,原上地勢平坦,面積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約1.8公里。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形勢險要。五丈原為三國時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戰場。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渭河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
基本解釋
古地名。在今陜西省·岐山縣南,斜谷口西側,渭水南岸。相傳蜀漢·諸葛亮六出祁山曾在此駐軍。公元234年諸葛亮伐魏,出斜谷,駐軍屯田,相持百余日后,病卒于此。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為秦嶺北麓黃土臺原的一部分,海拔約750米,原上地勢平坦,面積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約1.8公里。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形勢險要。五丈原為三國時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戰場。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渭河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丈】:1.長度單位,10尺等于1丈,10丈等于1引。1市丈合3又1/3米。2.丈量(土地):清丈。春耕前要把地丈完。3.古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老丈。4.丈夫(用于某些親戚的尊稱):姑丈(姑夫)。姐丈(姐夫)。
【原】:1.最初的;開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動物。2.屬性詞。原來;本來: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馬。原有人數。3.沒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諒:原宥。情有可原。6.寬廣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