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御史司坊的讀音 五城御史司坊的意思
五城御史司坊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馬司及其屬下十坊的監獄。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的官。五城兵馬司,指揮、掌管京城地區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區單位的名稱。
- 五
- 城
- 御
- 史
- 司
- 坊
“五城御史司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ǔ chéng yù shǐ sī fāng]
- 漢字注音:
- ㄨˇ ㄔㄥˊ ㄩˋ ㄕˇ ㄙ ㄙ ㄙ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五城御史司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五城御史司坊 wǔchéngyùshǐsīfāng
[cages of five districts,ect.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馬司及其屬下十坊的監獄。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的官。五城兵馬司,指揮、掌管京城地區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區單位的名稱
有五城御史司坊。——清· 方苞《獄中雜記》
網絡解釋
五城御史司坊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馬司及其屬下十坊的監獄。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的官。五城兵馬司,指揮、掌管京城地區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區單位的名稱。
“五城御史司坊”的單字解釋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
【御】:1.駕馭車馬;趕車:御者。2.封建社會指上級對下級的管理或支配:御下。御眾。3.封建社會指與皇帝有關的:御賜。御前。告御狀。4.抵擋:防御。御寒。御敵。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
【坊】:[fāng]1.里巷。多用于地名,如錦什坊(在北京)。2.牌坊:貞節坊。[fáng]1.小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和舊時某些店鋪的名稱:作坊。油坊。2.古又同“防”。《禮記·坊記》:“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
“五城御史司坊”的相關詞語
* 五城御史司坊的讀音是:wǔ chéng yù shǐ sī fāng,五城御史司坊的意思:五城御史司坊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馬司及其屬下十坊的監獄。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的官。五城兵馬司,指揮、掌管京城地區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區單位的名稱。
基本解釋
五城御史司坊 wǔchéngyùshǐsīfāng
[cages of five districts,ect.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馬司及其屬下十坊的監獄。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的官。五城兵馬司,指揮、掌管京城地區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區單位的名稱
有五城御史司坊。——清· 方苞《獄中雜記》
五城御史司坊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馬司及其屬下十坊的監獄。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的官。五城兵馬司,指揮、掌管京城地區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區單位的名稱。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
【御】:1.駕馭車馬;趕車:御者。2.封建社會指上級對下級的管理或支配:御下。御眾。3.封建社會指與皇帝有關的:御賜。御前。告御狀。4.抵擋:防御。御寒。御敵。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
【司】:1.主持;操作;經營:司機。司爐。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級機關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部低,比處高):人事司。外交部禮賓司。3.姓。
【坊】:[fāng]1.里巷。多用于地名,如錦什坊(在北京)。2.牌坊:貞節坊。[fáng]1.小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和舊時某些店鋪的名稱:作坊。油坊。2.古又同“防”。《禮記·坊記》:“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