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相宣的讀音 五色相宣的意思
五色相宣【解釋】各種相互映襯。形容詩歌辭藻華麗。【出處】《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示例】子建詩,~,八音朗暢,使才而不矜才,用博而不逞博。 ◎清·沈德潛《古詩源》卷五
- 五
- 色
- 相
- 宣
“五色相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ǔ sè xiāng xuān]
- 漢字注音:
- ㄨˇ ㄙㄜˋ ㄒㄧㄤˋ ㄒㄨㄢ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五色相宣”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五色相宣
【解釋】各種相互映襯。形容詩歌辭藻華麗。
【出處】《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示例】子建詩,~,八音朗暢,使才而不矜才,用博而不逞博。 ◎清·沈德潛《古詩源》卷五
“五色相宣”的單字解釋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宣】:1.公開說出來;傳播、散布出去:宣傳。宣布。宣誓。心照不宣。2.宣召。3.疏導:宣泄。4.(Xuān)指安徽宣城,云南宣威:宣筆。宣腿。5.指宣紙:玉版宣(色白質堅的宣紙)。虎皮宣(有淺色斑紋的紅、黃、綠等色的宣紙)。6.姓。
“五色相宣”的相關詞語
* 五色相宣的讀音是:wǔ sè xiāng xuān,五色相宣的意思:五色相宣【解釋】各種相互映襯。形容詩歌辭藻華麗。【出處】《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示例】子建詩,~,八音朗暢,使才而不矜才,用博而不逞博。 ◎清·沈德潛《古詩源》卷五
五色相宣
【解釋】各種相互映襯。形容詩歌辭藻華麗。
【出處】《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示例】子建詩,~,八音朗暢,使才而不矜才,用博而不逞博。 ◎清·沈德潛《古詩源》卷五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宣】:1.公開說出來;傳播、散布出去:宣傳。宣布。宣誓。心照不宣。2.宣召。3.疏導:宣泄。4.(Xuān)指安徽宣城,云南宣威:宣筆。宣腿。5.指宣紙:玉版宣(色白質堅的宣紙)。虎皮宣(有淺色斑紋的紅、黃、綠等色的宣紙)。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