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輩出的讀音 人才輩出的意思
【解釋】輩出:一批一批地出現。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斷涌現。【出處】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元紀·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許衡教國子,則人才輩出矣。”【示例】我們的時代是~的時代。【近義詞】人才濟濟【反義詞】人才零落、后繼無人【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 人
- 才
- 輩
- 出
“人才輩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én cái bèi chū]
- 漢字注音:
- ㄖㄣˊ ㄘㄞˊ ㄅㄟˋ ㄔㄨ
- 簡繁字形:
- 人才輩出
- 是否常用:
- 否
“人才輩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人才輩出 réncái-bèichū
[every generation produces its man of ability] 輩出:一批接一批地出現。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斷地成批涌現
得如左承許衡教國子,則人才輩出矣!——《續資治通鑒》
辭典解釋
人才輩出 rén cái bèi chū ㄖㄣˊ ㄘㄞˊ ㄅㄟˋ ㄔㄨ 有才學的人一批接一批相繼而出。
《元史.卷一七三.崔彧傳》:「六曰貴游子弟,用即顯官,幼不講學,何以從政。得如左丞許衡教國子學,則人才輩出矣。」
網絡解釋
【解釋】輩出:一批一批地出現。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斷涌現。
【出處】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元紀·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許衡教國子,則人才輩出矣。”
【示例】我們的時代是~的時代。
【近義詞】人才濟濟
【反義詞】人才零落、后繼無人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人才輩出”的單字解釋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才】:1.才能:德才兼備。多才多藝。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來就要走?5.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他說星期三動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風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然后怎樣(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須”或含有這類意思):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發生新情況,本來并不如此:經他解釋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數量小,次數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這個工廠開辦時才幾十個工人。別人一天干的活兒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強調所說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麥子長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輩】:同“輩”。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人才輩出”的相關詞語
* 人才輩出的讀音是:rén cái bèi chū,人才輩出的意思:【解釋】輩出:一批一批地出現。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斷涌現。【出處】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元紀·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許衡教國子,則人才輩出矣。”【示例】我們的時代是~的時代。【近義詞】人才濟濟【反義詞】人才零落、后繼無人【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人才輩出 réncái-bèichū
[every generation produces its man of ability] 輩出:一批接一批地出現。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斷地成批涌現
得如左承許衡教國子,則人才輩出矣!——《續資治通鑒》
辭典解釋
人才輩出 rén cái bèi chū ㄖㄣˊ ㄘㄞˊ ㄅㄟˋ ㄔㄨ有才學的人一批接一批相繼而出。
《元史.卷一七三.崔彧傳》:「六曰貴游子弟,用即顯官,幼不講學,何以從政。得如左丞許衡教國子學,則人才輩出矣。」
【解釋】輩出:一批一批地出現。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斷涌現。
【出處】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元紀·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許衡教國子,則人才輩出矣。”
【示例】我們的時代是~的時代。
【近義詞】人才濟濟
【反義詞】人才零落、后繼無人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才】:1.才能:德才兼備。多才多藝。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來就要走?5.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他說星期三動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風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然后怎樣(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須”或含有這類意思):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發生新情況,本來并不如此:經他解釋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數量小,次數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這個工廠開辦時才幾十個工人。別人一天干的活兒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強調所說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麥子長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輩】:同“輩”。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