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怎么讀 仕的意思

漢字 | 仕 |
---|---|
讀音 |
|
注音 | ㄕˋ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5 部外:3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4ED5 |
其它編碼 | 五筆:wfg 倉頡:og 鄭碼:nbvv 四角:24210 |
筆順編碼 | 32121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豎 橫 |
仕字的意思
舊指做官:出仕。仕宦。
仕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仕
shì ㄕˋ
做官:出仕。仕宦。學而優則仕。仕途。仕女(a.宮女,貴族婦女;b.以社會上層婦女為題材的中國畫。均亦作“士女”)。審察:“弗問弗仕”。古同“事”,事業。英語 official; serve government
德語 Beamter werden,Leibw?chter (roter Stein im chinesischen Schach)
法語 exercer une fonction publique
仕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仕 shì
〈動〉
(1) (會意。從人,從士。本義:做官)
(2) 同本義 [be an official;fill an office]
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
常經典籍為業,未遑仕進之事。——《后漢書·崔骃傳》
申子請仕其從兄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不仕無義。——《論語·微子》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時墨者東郭先生將北適中山以干仕。—— 馬中錫《中山狼傳》
乙先得舉,登仕路,聞甲落魄,笑不顧,交以絕。——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又如:仕官(就任官職);仕途經濟(通過“學而優則仕”的道路去做官);仕止(出仕或隱退);仕路(升官之路)
(4) 通“事”。從事;做事 [engage]
滔滔江、 漢,南國之紀;盡瘁以仕,寧莫我有。——《詩·小雅·四月》
(5) 學習政事,見習試用 [study]
仕,學也。——《說文》。段玉裁注:“古義宦訓仕,仕訓學。”。 朱曰:“猶今言試用也。”
(6) 審察。檢查 [examine]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詩·小雅·節南山》
詞性變化
◎ 仕 shì
〈名〉
(1) 職位 [post]
或著顯績而嬰時戮,或有大才而無貴仕,皆揚清風于上烈,垂令聞而不已。——晉· 潘岳《西征賦》
(2) 通“士”。古代四民之一。指以道藝、武勇謀求仕進的人 [intellect]
豐水有芑,武王豈不仕。——《詩·大雅·文王有聲》
此非能仕之所恥也。——《韓非子·說難》
有仕于此,而子悅之。——《孟子·公孫丑下》
(3) 又如:仕子(泛指文人、學子);仕林(士大夫階層)
(4) 官宦,官員 [official]
仕女往住夜游。——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5) 又如:仕版(官員的花名冊);仕戶(官宦人家);仕子(有官職的人);仕籍(舊指記載官吏名籍的簿冊。亦借指仕途,官場);仕門(仕宦之家);仕流(一般的官屬);仕家(官宦之家);仕祿(官職,職務)
(6) 通“事”。事情 [affair;business]
增無易之仕。——王充《論衡》
(7) 中國象棋中的兩個相同的子,位于“帥”的兩旁。亦作“士” [bodyguard]。如:撐仕;殺仕
(8) 姓
仕字的辭典解釋
做官、任職。《論語·公冶長》:「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喻世明言·卷七·羊角哀舍命全交》:「吾嘗三仕三見逐,鮑叔不以我為不肖。」
視察。《詩經·小雅·節南山》:「弗問弗仕,勿罔君子。」
工作。《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漢·毛亨·傳:「仕,事。」漢·鄭玄·箋:「武王豈不以其功業為事乎?」通「事」。
名姓。如元代有仕鳳。
康熙字典解釋
仕【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韻會》鉏里切《集韻》上史切,??音士。仕宦也。《禮·曲禮》四十曰強而仕。《禮運》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僕。
又官名。登仕郞。見《隋書·百官志》。將仕郞,見《韓愈·與于襄陽書》。
又察也。《詩·小雅》弗問弗仕,勿罔君子。《箋》不問而察之,則下民未罔其上矣。
又通事。《詩·大雅》武王豈不仕。《註》仕,事也。
又《韻補》葉牀舉切,音齟。《易林》伊伯致仕,去桀耕野。執順以傳,反和無咎。野音暑。咎音榘。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仕【卷八】【人部】
學也。從人從士。鉏里切
說文解字注
(仕)學也。訓仕爲入官。此今義也。古義宧訓仕。仕訓學。故毛詩傳五言士、事也。而文王有聲傳亦言仕、事也。是仕與士皆事其事之謂。學者、覺悟也。事其事則日就於覺悟也。若論語子張篇。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公冶長篇。子使漆雕開仕。注云。仕、仕於朝也。以仕學分出處。起於此時矣。許說其故訓。從人。士聲。鉏里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