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付諸不理的讀音 付諸不理的意思

    辭典解釋付諸不理  fù zhū bù lǐ     不加以理會。 《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有些素日和黃世昌不對的,卻在一旁咕噥道……黃世昌只得付諸不理。」
    • zhū

    “付諸不理”的讀音

    拼音讀音
    [fù zhū bù lǐ]
    漢字注音:
    ㄈㄨˋ ㄓㄨ ㄅㄨˋ ㄌㄧˇ
    簡繁字形:
    付諸不理
    是否常用:

    “付諸不理”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付諸不理  fù zhū bù lǐ  ㄈㄨˋ ㄓㄨ ㄅㄨˋ ㄌㄧˇ  

    不加以理會。
    《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有些素日和黃世昌不對的,卻在一旁咕噥道……黃世昌只得付諸不理。」

    網絡解釋

    “付諸不理”的單字解釋

    】:1.交給:交付。托付。付表決。付諸實施。付之一炬。盡付東流。2.給(錢):付款。支付。3.姓。4.同“副2”。
    】: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1.物質組織的條紋;紋理:木理。肌理。條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當如此。3.自然科學,有時特指物理學:理科。數理化。4.管理;辦理:處理。理財。當家理事。5.整理;使整齊:理發。理一理書籍。6.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態度;表示意見(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見了,誰也沒理誰。置之不理。7.姓。

    “付諸不理”的相關詞語

    * 付諸不理的讀音是:fù zhū bù lǐ,付諸不理的意思:辭典解釋付諸不理  fù zhū bù lǐ     不加以理會。 《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有些素日和黃世昌不對的,卻在一旁咕噥道……黃世昌只得付諸不理。」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