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洞的讀音 仙洞的意思
仙洞 (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仙洞)位于臨汾城西17公里的姑射山中。姑射山,屬于呂梁山脈,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語而出名。這里山勢奇險,環境幽雅,仙洞創建于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有建筑40余處,共有房屋廟堂120多間,石窟洞70多孔。亭、臺、樓、閣,大小殿宇,多數依山背洞,靠崖面溝,就勢構筑。奇峰異洞,蒼松翠柏,青山環抱。其間一條數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對峙。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清涼幽靜,到此頗有置身“仙境”之感。 仙洞 (漢語詞匯)仙洞,漢語詞匯。 拼音:xiān dòng 釋義:1、仙人的洞府。2、借稱道觀。
- 仙
- 洞
“仙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ān dòng]
- 漢字注音:
- ㄒㄧㄢ ㄉㄨㄙ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仙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仙人的洞府。 2.借稱道觀。 辭典解釋
仙洞 xiān dòng ㄒㄧㄢ ㄉㄨㄥˋ 仙人居住的山洞。
唐.白居易〈春題華陽觀〉詩:「帝子吹簫逐鳳皇,空留仙洞號華陽。」
網絡解釋
仙洞 (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仙洞)
位于臨汾城西17公里的姑射山中。姑射山,屬于呂梁山脈,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語而出名。這里山勢奇險,環境幽雅,仙洞創建于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有建筑40余處,共有房屋廟堂120多間,石窟洞70多孔。亭、臺、樓、閣,大小殿宇,多數依山背洞,靠崖面溝,就勢構筑。奇峰異洞,蒼松翠柏,青山環抱。其間一條數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對峙。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清涼幽靜,到此頗有置身“仙境”之感。
仙洞 (漢語詞匯)
仙洞,漢語詞匯。
拼音:xiān dòng
釋義:1、仙人的洞府。2、借稱道觀。
“仙洞”的單字解釋
【仙】:1.仙人;神仙:成仙。求仙。2.(Xiān)姓。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徹;清楚:洞曉。洞若觀火。3.數目“0”的另一種說法。[tóng]地名,洪洞
“仙洞”的相關成語
“仙洞”的相關詞語
* 仙洞的讀音是:xiān dòng,仙洞的意思:仙洞 (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仙洞)位于臨汾城西17公里的姑射山中。姑射山,屬于呂梁山脈,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語而出名。這里山勢奇險,環境幽雅,仙洞創建于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有建筑40余處,共有房屋廟堂120多間,石窟洞70多孔。亭、臺、樓、閣,大小殿宇,多數依山背洞,靠崖面溝,就勢構筑。奇峰異洞,蒼松翠柏,青山環抱。其間一條數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對峙。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清涼幽靜,到此頗有置身“仙境”之感。 仙洞 (漢語詞匯)仙洞,漢語詞匯。 拼音:xiān dòng 釋義:1、仙人的洞府。2、借稱道觀。
基本解釋
1.仙人的洞府。 2.借稱道觀。辭典解釋
仙洞 xiān dòng ㄒㄧㄢ ㄉㄨㄥˋ仙人居住的山洞。
唐.白居易〈春題華陽觀〉詩:「帝子吹簫逐鳳皇,空留仙洞號華陽。」
仙洞 (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仙洞)
位于臨汾城西17公里的姑射山中。姑射山,屬于呂梁山脈,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語而出名。這里山勢奇險,環境幽雅,仙洞創建于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有建筑40余處,共有房屋廟堂120多間,石窟洞70多孔。亭、臺、樓、閣,大小殿宇,多數依山背洞,靠崖面溝,就勢構筑。奇峰異洞,蒼松翠柏,青山環抱。其間一條數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對峙。春、夏、秋季鳥語花香,清涼幽靜,到此頗有置身“仙境”之感。仙洞 (漢語詞匯)
仙洞,漢語詞匯。拼音:xiān dòng
釋義:1、仙人的洞府。2、借稱道觀。
【仙】:1.仙人;神仙:成仙。求仙。2.(Xiān)姓。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徹;清楚:洞曉。洞若觀火。3.數目“0”的另一種說法。[tóng]地名,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