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的讀音 仡佬族的意思
仡佬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語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貴州省北部的務川和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其余分別散居在安順、平壩、普定、關嶺、清鎮、正安、鳳崗、松桃、黔西、六枝、織金、大方等二十多個縣市。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總人口數為550746人。
- 仡
- 佬
- 族
“仡佬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ē lǎo zú]
- 漢字注音:
- ㄍㄜ ㄌㄠˇ ㄗㄨ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仡佬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仡佬族 Gēlǎozú
(1) [Gelao nationality]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
(2) 另見 yì
辭典解釋
仡佬族 qì lǎo zú ㄑㄧˋ ㄌㄠˇ ㄗㄨˊ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散居于貴州省之安順、普定、織金、郎岱、?山,湖南省之干城、古丈、瀘溪,廣西省之三江、上思、西隆、西林等縣。人口約四十三萬。主要從事農業。仡佬語屬于漢藏語系侗傣語族。多使用漢語,兼通彝語、苗語、布依語。今多已混化于其他族系中。廣西之僚人、云南之土僚,皆其同族。也作「犵狫族」。仡或音ㄍㄜ。
英語 Gelao or Klau ethnic group of Guizhou
網絡解釋
仡佬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語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貴州省北部的務川和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其余分別散居在安順、平壩、普定、關嶺、清鎮、正安、鳳崗、松桃、黔西、六枝、織金、大方等二十多個縣市。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總人口數為550746人。
“仡佬族”的單字解釋
【仡】:[yì]1.〔仡仡〕2.強壯勇敢。3.高大。[gē]〔仡佬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人口4.4萬(1990年)。分布在貴州省西部、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區。有本民族語言,兼通漢語和當地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語。建有貴州省道真、務川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等自治地方。
【佬】:稱成年男子(含輕蔑意):闊佬。
【族】: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種殘酷刑法,殺死犯罪者的整個家族,甚至他母親、妻子等的家族。3.種族;民族:漢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語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仡佬族”的相關詞語
“仡佬族”造句
因此,探討仡佬族民族文化的發展變遷,對多民族文化的和諧發展、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有著重要意義。
貴州民族菜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由仡佬族、彝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菜肴組成。
昨日,清鎮市數百仡佬族同胞在王莊鎮舉辦一年一度的“吃新節”活動,吸引了當地的苗、彝、布依等少數民族同胞參加。
女,14歲,武隆縣浩口苗族仡佬族鄉三匯村學生。
山西城市漢族男性與烏孜別克族、鄂溫克族、加拿大人、因紐特人體型最為接近,與壯族、仡佬族、侗族、怒族體型相距最遠。
山西城市漢族女性與烏孜別克族、鄂溫克族、蒙古族、因紐特人最為接近,與壯族、仡佬族體型距離最遠。
自從古時候就有人在這兒居住,其中包括:漢族,瑤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壯族,畬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
文章從詞語、句法、語音節奏和修辭等四個方面來論述黔北仡佬族儺戲劇本的語言風格,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仡佬族的讀音是:gē lǎo zú,仡佬族的意思:仡佬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語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貴州省北部的務川和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其余分別散居在安順、平壩、普定、關嶺、清鎮、正安、鳳崗、松桃、黔西、六枝、織金、大方等二十多個縣市。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總人口數為550746人。
基本解釋
仡佬族 Gēlǎozú
(1) [Gelao nationality]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
(2) 另見 yì
辭典解釋
仡佬族 qì lǎo zú ㄑㄧˋ ㄌㄠˇ ㄗㄨˊ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散居于貴州省之安順、普定、織金、郎岱、?山,湖南省之干城、古丈、瀘溪,廣西省之三江、上思、西隆、西林等縣。人口約四十三萬。主要從事農業。仡佬語屬于漢藏語系侗傣語族。多使用漢語,兼通彝語、苗語、布依語。今多已混化于其他族系中。廣西之僚人、云南之土僚,皆其同族。也作「犵狫族」。仡或音ㄍㄜ。
英語 Gelao or Klau ethnic group of Guizhou
仡佬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語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貴州省北部的務川和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其余分別散居在安順、平壩、普定、關嶺、清鎮、正安、鳳崗、松桃、黔西、六枝、織金、大方等二十多個縣市。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總人口數為550746人。

【仡】:[yì]1.〔仡仡〕2.強壯勇敢。3.高大。[gē]〔仡佬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人口4.4萬(1990年)。分布在貴州省西部、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區。有本民族語言,兼通漢語和當地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語。建有貴州省道真、務川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等自治地方。
【佬】:稱成年男子(含輕蔑意):闊佬。
【族】: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種殘酷刑法,殺死犯罪者的整個家族,甚至他母親、妻子等的家族。3.種族;民族:漢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語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因此,探討仡佬族民族文化的發展變遷,對多民族文化的和諧發展、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有著重要意義。
貴州民族菜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由仡佬族、彝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菜肴組成。
昨日,清鎮市數百仡佬族同胞在王莊鎮舉辦一年一度的“吃新節”活動,吸引了當地的苗、彝、布依等少數民族同胞參加。
女,14歲,武隆縣浩口苗族仡佬族鄉三匯村學生。
山西城市漢族男性與烏孜別克族、鄂溫克族、加拿大人、因紐特人體型最為接近,與壯族、仡佬族、侗族、怒族體型相距最遠。
山西城市漢族女性與烏孜別克族、鄂溫克族、蒙古族、因紐特人最為接近,與壯族、仡佬族體型距離最遠。
自從古時候就有人在這兒居住,其中包括:漢族,瑤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壯族,畬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
文章從詞語、句法、語音節奏和修辭等四個方面來論述黔北仡佬族儺戲劇本的語言風格,并分析其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