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史的讀音 令史的意思
令史 漢縣令屬吏的總稱。衛宏《漢官舊儀》云:“更令吏曰令史,丞吏曰丞史,尉吏曰尉史”。“史”本為秦、漢時人對屬吏的通稱,故以縣令之屬吏為令史。
- 令
- 史
“令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ìng shǐ]
- 漢字注音:
- ㄌㄧㄥˋ ㄕ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令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官名。漢代蘭臺尚書屬官,居郎之下,掌文書事務,歷代因之。隋唐以后,成為三省﹑六部及御史臺低級事務員之稱,位卑秩下,不參官品。至明代遂廢。見《通典.職官四》。 2.宋元以來官府中胥吏的通稱。 辭典解釋
令史 lìng shǐ ㄌㄧㄥˋ ㄕˇ 職官名。漢代蘭臺尚書屬官,掌文書事務。《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趙禹傳》:「用廉為令史,事太尉亞夫。」后泛指官府中的胥吏。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眼睜睜棍棒淋漓,包待制又葫蘆提,令史每裝不知。」《水滸傳.第二七回》:「知縣叫那令史先問了王婆口詞,一般供說。」
網絡解釋
令史
漢縣令屬吏的總稱。衛宏《漢官舊儀》云:“更令吏曰令史,丞吏曰丞史,尉吏曰尉史”。“史”本為秦、漢時人對屬吏的通稱,故以縣令之屬吏為令史。
“令史”的單字解釋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
“令史”的相關詞語
* 令史的讀音是:lìng shǐ,令史的意思:令史 漢縣令屬吏的總稱。衛宏《漢官舊儀》云:“更令吏曰令史,丞吏曰丞史,尉吏曰尉史”。“史”本為秦、漢時人對屬吏的通稱,故以縣令之屬吏為令史。
基本解釋
1.官名。漢代蘭臺尚書屬官,居郎之下,掌文書事務,歷代因之。隋唐以后,成為三省﹑六部及御史臺低級事務員之稱,位卑秩下,不參官品。至明代遂廢。見《通典.職官四》。 2.宋元以來官府中胥吏的通稱。辭典解釋
令史 lìng shǐ ㄌㄧㄥˋ ㄕˇ職官名。漢代蘭臺尚書屬官,掌文書事務。《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趙禹傳》:「用廉為令史,事太尉亞夫。」后泛指官府中的胥吏。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眼睜睜棍棒淋漓,包待制又葫蘆提,令史每裝不知。」《水滸傳.第二七回》:「知縣叫那令史先問了王婆口詞,一般供說。」
令史
漢縣令屬吏的總稱。衛宏《漢官舊儀》云:“更令吏曰令史,丞吏曰丞史,尉吏曰尉史”。“史”本為秦、漢時人對屬吏的通稱,故以縣令之屬吏為令史。【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