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伐夷的意思 以夷伐夷的讀音和出處
- 以
- 夷
- 伐
- 夷
- 成語名稱:
- 以夷伐夷
- 成語拼音:
- [yǐ yí fá yí]
- 成語解釋:
- 夷:舊指外族或外國。指在軍事上利用對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沖突,削弱力量。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鄧訓傳》:“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 成語例句: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章帝章和二年》:“北虜分爭,以夷伐夷,國家之利。”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定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以夷伐夷
- 英文翻譯:
- play off one power against anoth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以夷伐夷”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第二個字與第四個字相同的成語 力量的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外族 外國 軍事 利用 對方 矛盾 沖突 削弱 力量
“以夷伐夷”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夷】:1.平坦;平安:化險為夷。2.破壞建筑物(使成為平地):燒夷彈。夷為平地。3.滅掉;殺盡:夷滅。夷族。4.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淮夷。四夷。5.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夷情。華夷雜處。6.姓。
【伐】:1.砍(樹):伐木。伐了幾棵樹。2.攻打:征伐。討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夷】:1.平坦;平安:化險為夷。2.破壞建筑物(使成為平地):燒夷彈。夷為平地。3.滅掉;殺盡:夷滅。夷族。4.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淮夷。四夷。5.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夷情。華夷雜處。6.姓。
“以夷伐夷”的近義詞
“以夷伐夷”的相關成語
“以夷伐夷”的關聯成語
以字的成語
夷字的成語
伐字的成語
夷字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夷開頭的成語
伐開頭的成語
夷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yi的成語
fa的成語
yi的成語
yyfy的成語
以夷什么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伐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什么夷的成語
什么夷伐什么的成語
什么夷什么夷的成語
什么什么伐夷的成語
* 以夷伐夷的意思 以夷伐夷的成語解釋 以夷伐夷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