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行的讀音 以字行的意思
以字行 “以字行”即僅稱呼此人的“字”代名,這是一個流行于漢字文化圈中關于稱謂的術語。 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之古人,一般有“名”有“字”,“以字行”即是因為種種原因,多僅稱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例如明朝著名閣臣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但世人通常僅知其字,所以稱之為“以字行”。反例,如李白,字太白,因名、字都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說是“以字行”。
- 以
- 字
- 行
“以字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 zì xíng]
- 漢字注音:
- ㄧˇ ㄗˋ ㄒㄧ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以字行”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以字行 yǐ zì xíng ㄧˇ ㄗˋ ㄒㄧㄥˊ 不用本名而以其字施行于世。
《宋書.卷五八.謝弘微傳》:「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
《南史.卷一九.謝裕傳》:「謝裕字景仁,朗弟允之子、而晦從父也。名與宋武帝諱同,故以字行。」
網絡解釋
以字行
“以字行”即僅稱呼此人的“字”代名,這是一個流行于漢字文化圈中關于稱謂的術語。
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之古人,一般有“名”有“字”,“以字行”即是因為種種原因,多僅稱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例如明朝著名閣臣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但世人通常僅知其字,所以稱之為“以字行”。反例,如李白,字太白,因名、字都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說是“以字行”。
“以字行”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以字行”的相關成語
“以字行”的相關詞語
* 以字行的讀音是:yǐ zì xíng,以字行的意思:以字行 “以字行”即僅稱呼此人的“字”代名,這是一個流行于漢字文化圈中關于稱謂的術語。 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之古人,一般有“名”有“字”,“以字行”即是因為種種原因,多僅稱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例如明朝著名閣臣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但世人通常僅知其字,所以稱之為“以字行”。反例,如李白,字太白,因名、字都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說是“以字行”。
辭典解釋
以字行 yǐ zì xíng ㄧˇ ㄗˋ ㄒㄧㄥˊ不用本名而以其字施行于世。
《宋書.卷五八.謝弘微傳》:「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
《南史.卷一九.謝裕傳》:「謝裕字景仁,朗弟允之子、而晦從父也。名與宋武帝諱同,故以字行。」
以字行
“以字行”即僅稱呼此人的“字”代名,這是一個流行于漢字文化圈中關于稱謂的術語。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之古人,一般有“名”有“字”,“以字行”即是因為種種原因,多僅稱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例如明朝著名閣臣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但世人通常僅知其字,所以稱之為“以字行”。反例,如李白,字太白,因名、字都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說是“以字行”。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