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采的讀音 余采的意思
余采 yú cǎi ㄧ 余采(馀采) (1).殘存色彩。 南朝 齊 謝朓 《詠薔薇》:“發蕚初攢紫,馀采尚霏紅。” (2).傳留下來的文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買臣 負薪而衣錦, 相如 滌器而被繡,於是 史遷 、 壽王 之徒, 嚴 、 終 、 枚皋 之屬,應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風馀采,莫與比盛。”
- 余
- 采
“余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ú cǎi]
- 漢字注音:
- ㄩˊ ㄘㄞˇ
- 簡繁字形:
- 餘采
- 是否常用:
- 否
“余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殘存色彩。 2.傳留下來的文采。
網絡解釋
余采
yú cǎi ㄧㄩˊ ㄘㄞˇ
余采(馀采)
(1).殘存色彩。 南朝 齊 謝朓 《詠薔薇》:“發蕚初攢紫,馀采尚霏紅。”
(2).傳留下來的文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買臣 負薪而衣錦, 相如 滌器而被繡,於是 史遷 、 壽王 之徒, 嚴 、 終 、 枚皋 之屬,應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風馀采,莫與比盛。”
“余采”的單字解釋
【余】:1.剩下來的;多余的:余糧。2.零數: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稱代詞。我。4.“餘”,另同“馀”
【采】:[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
“余采”的相關成語
“余采”的相關詞語
* 余采的讀音是:yú cǎi,余采的意思:余采 yú cǎi ㄧ 余采(馀采) (1).殘存色彩。 南朝 齊 謝朓 《詠薔薇》:“發蕚初攢紫,馀采尚霏紅。” (2).傳留下來的文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買臣 負薪而衣錦, 相如 滌器而被繡,於是 史遷 、 壽王 之徒, 嚴 、 終 、 枚皋 之屬,應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風馀采,莫與比盛。”
基本解釋
1.殘存色彩。 2.傳留下來的文采。余采
yú cǎi ㄧㄩˊ ㄘㄞˇ余采(馀采)
(1).殘存色彩。 南朝 齊 謝朓 《詠薔薇》:“發蕚初攢紫,馀采尚霏紅。”
(2).傳留下來的文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買臣 負薪而衣錦, 相如 滌器而被繡,於是 史遷 、 壽王 之徒, 嚴 、 終 、 枚皋 之屬,應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風馀采,莫與比盛。”
【余】:1.剩下來的;多余的:余糧。2.零數:十余人。一斤余。3.文言人稱代詞。我。4.“餘”,另同“馀”
【采】:[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