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的讀音 侗族大歌的意思
侗族大歌 (侗族歌曲)《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以黎平縣、從江縣為代表的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參賽團隊成員有領導,翼州(貴州民間藝術團團長)、楊林(侗族大歌團長),其中,吳玉蓮(侗族大歌領唱·黎平三龍人)、吳培三(黎平)、楊水仙(從江)、吳培換(黎平)、吳水英(黎平)、陸俊蓮(黎平)、吳義蘭(黎平)、石明仙(從江)、陸德英(從江)九位歌手。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6年6月,由著名音樂人百慕三石擔任制作人的的全球首張實地錄制侗族大歌主題專輯《天賦侗聽》正式問世。2017年7月,《天賦侗聽》榮獲首屆CMA唱工委音樂盛典“最佳民間/民族專輯”
- 侗
- 族
- 大
- 歌
“侗族大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òng zú dà gē]
- 漢字注音:
- ㄉㄨㄙˋ ㄗㄨˊ ㄉㄚˋ ㄍㄜ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侗族大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侗族民歌的一種。侗語稱"嘠老"或"嘠瑪",多在節日或招待賓客時演唱。有齊唱和多聲部合唱兩種形式。演唱時,一領眾和。起頭帶有朗誦或戲劇性詠嘆風格,中間樂句隨歌詞的吟誦進行,曲調悠揚婉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網絡解釋
侗族大歌 (侗族歌曲)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以黎平縣、從江縣為代表的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參賽團隊成員有領導,翼州(貴州民間藝術團團長)、楊林(侗族大歌團長),其中,吳玉蓮(侗族大歌領唱·黎平三龍人)、吳培三(黎平)、楊水仙(從江)、吳培換(黎平)、吳水英(黎平)、陸俊蓮(黎平)、吳義蘭(黎平)、石明仙(從江)、陸德英(從江)九位歌手。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6年6月,由著名音樂人百慕三石擔任制作人的的全球首張實地錄制侗族大歌主題專輯《天賦侗聽》正式問世。2017年7月,《天賦侗聽》榮獲首屆CMA唱工委音樂盛典“最佳民間/民族專輯”
“侗族大歌”的單字解釋
【侗】:[dòng]侗族。[tǒng]1.一樣,沒有差異:相侗。侗一(a.一致,統一;b.共同的一個或一種)。侗儕(同輩)。侗庚(同歲)。侗年。侗胞。侗人(a.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b.同行業的人)。侗仁(同人)。侗仇敵愾。侗工異曲。侗室操戈。情侗手足。2.共,在一起(從事):共侗。侗學。侗步。殊途侗歸。侗舟共濟。3.和,跟:侗流合污。4.姓。[tóng]幼稚;無知。
【族】: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種殘酷刑法,殺死犯罪者的整個家族,甚至他母親、妻子等的家族。3.種族;民族:漢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語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歌】:1.能唱的文辭或歌曲:詩歌。民歌。2.歌唱:載歌載舞。
“侗族大歌”的相關詞語
“侗族大歌”造句
聲音大歌是侗族大歌中最富有音樂性和藝術研究價值的代表曲種.
侗族大歌對于培養中華民族精神,發展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對上述諸因素進行梳理和分析,并根據傳承現狀提出對侗族大歌保護與弘揚的具體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據當地政府介紹,銅關村是侗族大歌的發源地,侗族大歌是侗族一種傳統的集體合唱表演。
所以從功能主義的理論視野探究侗族大歌的社會功能及其現代嬗變,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以上就是筆者以聲樂視角去研究侗族大歌的重要原因。
筆者選擇將侗族大歌引入視唱練耳課堂教學,以此來作為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突破口。
改革開放以來,侗族大歌走向中外樂壇大雅之堂,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效應。
廣西三江“二月二”侗族大歌節敬女神“薩細”祈福。
侗族大歌以多聲部、無伴奏、無指揮且音調優美動聽而聞名于世。
* 侗族大歌的讀音是:dòng zú dà gē,侗族大歌的意思:侗族大歌 (侗族歌曲)《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以黎平縣、從江縣為代表的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參賽團隊成員有領導,翼州(貴州民間藝術團團長)、楊林(侗族大歌團長),其中,吳玉蓮(侗族大歌領唱·黎平三龍人)、吳培三(黎平)、楊水仙(從江)、吳培換(黎平)、吳水英(黎平)、陸俊蓮(黎平)、吳義蘭(黎平)、石明仙(從江)、陸德英(從江)九位歌手。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6年6月,由著名音樂人百慕三石擔任制作人的的全球首張實地錄制侗族大歌主題專輯《天賦侗聽》正式問世。2017年7月,《天賦侗聽》榮獲首屆CMA唱工委音樂盛典“最佳民間/民族專輯”
基本解釋
侗族民歌的一種。侗語稱"嘠老"或"嘠瑪",多在節日或招待賓客時演唱。有齊唱和多聲部合唱兩種形式。演唱時,一領眾和。起頭帶有朗誦或戲劇性詠嘆風格,中間樂句隨歌詞的吟誦進行,曲調悠揚婉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侗族大歌 (侗族歌曲)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以黎平縣、從江縣為代表的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參賽團隊成員有領導,翼州(貴州民間藝術團團長)、楊林(侗族大歌團長),其中,吳玉蓮(侗族大歌領唱·黎平三龍人)、吳培三(黎平)、楊水仙(從江)、吳培換(黎平)、吳水英(黎平)、陸俊蓮(黎平)、吳義蘭(黎平)、石明仙(從江)、陸德英(從江)九位歌手。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6年6月,由著名音樂人百慕三石擔任制作人的的全球首張實地錄制侗族大歌主題專輯《天賦侗聽》正式問世。2017年7月,《天賦侗聽》榮獲首屆CMA唱工委音樂盛典“最佳民間/民族專輯”
【侗】:[dòng]侗族。[tǒng]1.一樣,沒有差異:相侗。侗一(a.一致,統一;b.共同的一個或一種)。侗儕(同輩)。侗庚(同歲)。侗年。侗胞。侗人(a.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b.同行業的人)。侗仁(同人)。侗仇敵愾。侗工異曲。侗室操戈。情侗手足。2.共,在一起(從事):共侗。侗學。侗步。殊途侗歸。侗舟共濟。3.和,跟:侗流合污。4.姓。[tóng]幼稚;無知。
【族】: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種殘酷刑法,殺死犯罪者的整個家族,甚至他母親、妻子等的家族。3.種族;民族:漢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語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歌】:1.能唱的文辭或歌曲:詩歌。民歌。2.歌唱:載歌載舞。
聲音大歌是侗族大歌中最富有音樂性和藝術研究價值的代表曲種.
侗族大歌對于培養中華民族精神,發展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對上述諸因素進行梳理和分析,并根據傳承現狀提出對侗族大歌保護與弘揚的具體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據當地政府介紹,銅關村是侗族大歌的發源地,侗族大歌是侗族一種傳統的集體合唱表演。
所以從功能主義的理論視野探究侗族大歌的社會功能及其現代嬗變,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以上就是筆者以聲樂視角去研究侗族大歌的重要原因。
筆者選擇將侗族大歌引入視唱練耳課堂教學,以此來作為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突破口。
改革開放以來,侗族大歌走向中外樂壇大雅之堂,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效應。
廣西三江“二月二”侗族大歌節敬女神“薩細”祈福。
侗族大歌以多聲部、無伴奏、無指揮且音調優美動聽而聞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