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頓的讀音 供頓的意思
供頓 供給行旅宴飲所需之物。 北魏 崔光 《諫靈太后幸嵩高表》:“供頓候迎,公私擾費。” 唐 元稹 《連昌宮詞》:“驅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范槚》:“ 景 藩役興,王舟涉 淮 ,從 彭城 達于 寶應 ,供頓千里。” 清 張杓 《上楊侯陳善后事宜書》:“客兵既苦于馳驅,地主亦勞于供頓。”
- 供
- 頓
“供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òng dùn]
- 漢字注音:
- ㄍㄨㄥˋ ㄉㄨㄣˋ
- 簡繁字形:
- 供頓
- 是否常用:
- 否
“供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供給行旅宴飲所需之物。 2.設宴待客。 3.指飲食。
網絡解釋
供頓
供給行旅宴飲所需之物。 北魏 崔光 《諫靈太后幸嵩高表》:“供頓候迎,公私擾費。” 唐 元稹 《連昌宮詞》:“驅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范槚》:“ 景 藩役興,王舟涉 淮 ,從 彭城 達于 寶應 ,供頓千里。” 清 張杓 《上楊侯陳善后事宜書》:“客兵既苦于馳驅,地主亦勞于供頓。”
“供頓”的單字解釋
【供】:[gòng]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著水果。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供認。口供。[gōng]供給(jǐ);提供東西或條件給需要的人應用:供應。供參考。這間房子供廠長午間休息。
【頓】:[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扽”。36.同“敦”。37.同“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
“供頓”的相關詞語
* 供頓的讀音是:gòng dùn,供頓的意思:供頓 供給行旅宴飲所需之物。 北魏 崔光 《諫靈太后幸嵩高表》:“供頓候迎,公私擾費。” 唐 元稹 《連昌宮詞》:“驅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范槚》:“ 景 藩役興,王舟涉 淮 ,從 彭城 達于 寶應 ,供頓千里。” 清 張杓 《上楊侯陳善后事宜書》:“客兵既苦于馳驅,地主亦勞于供頓。”
基本解釋
1.供給行旅宴飲所需之物。 2.設宴待客。 3.指飲食。供頓
供給行旅宴飲所需之物。 北魏 崔光 《諫靈太后幸嵩高表》:“供頓候迎,公私擾費。” 唐 元稹 《連昌宮詞》:“驅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范槚》:“ 景 藩役興,王舟涉 淮 ,從 彭城 達于 寶應 ,供頓千里。” 清 張杓 《上楊侯陳善后事宜書》:“客兵既苦于馳驅,地主亦勞于供頓。”【供】:[gòng]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供著水果。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供。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供認。口供。[gōng]供給(jǐ);提供東西或條件給需要的人應用:供應。供參考。這間房子供廠長午間休息。
【頓】:[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扽”。36.同“敦”。37.同“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