俫怎么讀 俫的意思
“俫”字共有1個讀音:
[lái]

漢字 | 俫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ㄞˊ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7 |
異體字 | 倈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倈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4FEB |
其它編碼 | 五筆:wgoy|wgus 倉頡:odt 鄭碼:nbkv 四角:25290 |
筆順編碼 | 321431234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丶ノ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點 撇 橫 豎 撇 捺 |
俫字的意思
元時稱供使喚的小廝。又指元雜劇中扮演童仆的角色。
俫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俫
(倈)
lái ㄌㄞˊ
中國元雜劇中扮演小孩的角色,亦作“俫兒”。 見。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 古同“來”。英語 to induce to come; to encourage
德語 ermutigen, st?rken, f?rdern (V)?,veranlassen herzukommen (V)
俫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俫
倈 lái
〈名〉、〈動〉
(1) 雜劇中的孩童角色 [boy]
“夫人引俫上云。”又:“(俫云)前日晚夕,奶奶睡了,我見姐姐和紅娘燒香,半晌不回來。—— 元· 王實甫《西廂記》
(2) 又如:俫人(俫兒。雜劇中的孩童角色)
(3) 對人的蔑稱 [felloow]
(正旦望見陶科,云) 梅香,兀那月下閑行的,正是那俫。—— 元· 戴善甫《風光好》
〈動〉
通“來”。由彼至此 [come;arrive]
綏之斯俫。——《漢書·董仲舒傳》
俫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倈【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同徠。
說文解字解釋
俫字組詞
俫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俫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