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怎么讀 俳的意思

漢字 | 俳 |
---|---|
讀音 |
|
注音 | ㄆㄞˊ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8 |
異體字 | 徘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4FF3 |
其它編碼 | 五筆:wdjd|whdd 倉頡:olmy 鄭碼:nkc 四角:21211 |
筆順編碼 | 3221112111 |
筆順筆畫 | ノ丨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
筆順名稱 | 撇 豎 豎 橫 橫 橫 豎 橫 橫 橫 |
俳字的意思
1.古代指滑稽戲,也指演滑稽戲的藝人。
2.詼諧;滑稽:俳諧。
俳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俳
pái ㄆㄞˊ
古代指雜戲、滑稽戲:優俳。演雜戲的藝人:俳優。俳倡。詼諧,玩笑,滑稽,幽默:俳文。俳諧。英語 actor; vaudeville show; insincere
德語 Reihe (S)?,reihen, ordnen (V)
法語 pas sérieux,spectacle de variétés
俳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俳 pái
〈名〉
(1) (形聲。從人,非聲。本義:雜戲,滑稽劇)
(2) 同本義 [farce]
俳,戲也。…亦曰優,曰倡。——《說文》
俳,優樂也。——《三蒼》
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史記·李斯列傳》
(3) 又如:俳舞(雜戲歌舞)
(4) 伶人。指以舞樂雜戲為業的人 [buffoon]
擊鼓歌詠作俳倡。——《漢書·霍光傳》
諧笑類俳倡。——漢· 班固《漢書·枚乘傳》
(5) 又如:俳倡(俳優,伶人);俳長(俳優的頭目);俳子(俳優之子);俳兒(俳優。亦指俳優之子)
(6) 對偶,駢儷 [a type of writing]。如:俳偶(對偶駢麗);俳語(講究對偶的駢體文字);俳麗(對偶駢麗)
詞性變化
◎ 俳 pái
〈形〉
(1) 詼諧 [comic]
好為俳諧雜說,人多愛押之。——《北史·李文博傳》
(2) 又如:俳笑(戲笑);俳謔(戲言。俗稱開玩笑);俳體(又稱俳諧體。形式上出奇弄巧,或涉于游戲譏笑);俳說(戲笑嘲謔的言辭)
◎ 俳 pái
〈動〉
安排。用同“排” [arrange]
后日我家俳酒饌。——《敦煌變文集》
俳字的辭典解釋
雜戲。《說文解字·人部》:「俳,戲也。」清·段玉裁·注:「以其戲言之謂之俳,以其音樂言之謂之倡,亦謂之優,其實一物也。」《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
表演雜耍或滑稽戲的人。參見「[[俳倡」、「俳優」等條。
一種注重音律、講求字句對仗工整的文體。參見「俳體]]」條。
形滑稽、幽默。如:「俳謔」。《北史·卷八十三·文苑傳·李文博傳》:「通侻不持威儀 ,好為俳諧雜說。人多愛狎之。」
動參見「俳佪 」條。
康熙字典解釋
俳【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音牌。俳優,雜戲。《史遊急就篇》倡優俳笑,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俳佪,亦作徘徊。《淮南子·本經訓》坐俳而歌謠。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俳【卷八】【人部】
戲也。從人非聲。步皆切
說文解字注
(俳)戲也。以其戲言之謂之俳。以其音樂言之謂之倡。亦謂之優。其實一物也。從人。非聲。步皆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