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以辭色的讀音 假以辭色的意思
【解釋】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對待。【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六回:“叫他傳了那廚子來當一次差,我們在旁邊假以辭色,逐細盤問他,怕問不出來?”【語法】動賓式;作謂語;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待人
- 假
- 以
- 辭
- 色
“假以辭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ǎ yǐ cí sè]
- 漢字注音:
- ㄐㄧㄚˇ ㄧˇ ㄘˊ ㄙㄜˋ
- 簡繁字形:
- 假以辭色
- 是否常用:
- 否
“假以辭色”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假以辭色 jiǎ yǐ cí sè ㄐㄧㄚˇ ㄧˇ ㄘˊ ㄙㄜˋ 在言辭和態度方面表示友好。《西游記.第四六回》:「這就難了!不比館子里跑堂的,還可以去上館子,假以辭色,問他底細,這廚子雖上他館子,也看不見的,怎樣打聽呢?」《聊齋志異.卷七.仙人島》:「明珰與小生有拯命之德,愿少假以辭色。」也作「假以顏色」。
網絡解釋
【解釋】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對待。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六回:“叫他傳了那廚子來當一次差,我們在旁邊假以辭色,逐細盤問他,怕問不出來?”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待人
“假以辭色”的單字解釋
【假】:[jiǎ]1.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對):假話。假發。假山。假證件。假仁假義。2.假定:假設。假說。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歸。假公濟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規定或經過批準暫時不工作或不學習的時間:請假。暑假。病假。婚假。春節有三天假。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辭】:同“辭”。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假以辭色”的相關詞語
* 假以辭色的讀音是:jiǎ yǐ cí sè,假以辭色的意思:【解釋】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對待。【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六回:“叫他傳了那廚子來當一次差,我們在旁邊假以辭色,逐細盤問他,怕問不出來?”【語法】動賓式;作謂語;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待人
辭典解釋
假以辭色 jiǎ yǐ cí sè ㄐㄧㄚˇ ㄧˇ ㄘˊ ㄙㄜˋ在言辭和態度方面表示友好。《西游記.第四六回》:「這就難了!不比館子里跑堂的,還可以去上館子,假以辭色,問他底細,這廚子雖上他館子,也看不見的,怎樣打聽呢?」《聊齋志異.卷七.仙人島》:「明珰與小生有拯命之德,愿少假以辭色。」也作「假以顏色」。
【解釋】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地對待。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六回:“叫他傳了那廚子來當一次差,我們在旁邊假以辭色,逐細盤問他,怕問不出來?”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指好言好語、和顏悅色待人
【假】:[jiǎ]1.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對):假話。假發。假山。假證件。假仁假義。2.假定:假設。假說。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歸。假公濟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規定或經過批準暫時不工作或不學習的時間:請假。暑假。病假。婚假。春節有三天假。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辭】:同“辭”。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