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怎么讀 偈的意思

漢字 | 偈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ˋ|ㄐㄧㄝˊ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9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048 |
其它編碼 | 五筆:wjqn 倉頡:oapv 鄭碼:nkry 四角:26227 |
筆順編碼 | 32251135345 |
筆順筆畫 | ノ丨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
筆順名稱 | 撇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點 豎折/豎彎 |
偈字的意思
佛經中的唱詞。[偈陀之省,梵gāthā,頌]
[jié]勇武。
偈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偈
jì ㄐㄧˋ
◎ 〔偈陀〕梵語“頌”,即佛經中的唱詞。簡作“偈”。
其它字義
● 偈
jié ㄐㄧㄝˊ
勇武。跑得快:偈偈(a.急馳的樣子;b.用力的樣子)。英語 brave; martial; hasty; scudding
德語 kr?ftig, kraftvoll
法語 brave,fort,verset chanté du bouddhisme
偈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偈 jì
〈名〉
(1) 佛經中的唱詞 [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頌(偈文,偈句,偈言,偈語,偈誦。均為梵語“偈佗”。即佛經中的唱頌詞)
(2) 另見 jié
基本詞義
◎ 偈 jié
〈形〉
(1) 勇武 [brave]
其人暉且偈。——漢· 揚雄《太玄·闕》
(2) 行動急促 [rushing]。如:偈偈(急馳的樣子)
(3) 另見 jì
偈字的辭典解釋
疾馳。《廣雅·釋詁》:「偈,疾也。」《詩經·檜風·匪風》:「匪風發兮,匪車偈兮。」《文選·宋玉·高唐賦》:「偈兮若駕駟馬,建羽旗。」
勇武。《廣韻·入聲·薛韻》:「偈,武也。」漢·揚雄《太玄經·卷六·??》:「輔其折,廅其缺,其人暉且偈。」
偈ㄐㄧˋjì 名佛教文學的詩歌,無韻。音譯相當于梵語gāthā的原文,義譯為頌。每偈由四句構成。《五燈會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盧自秉燭,請別駕張日用于秀偈之側,寫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康熙字典解釋
偈【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渠列切《集韻》巨列切,??音傑。武也。
又偈偈,用力貌。《莊子·天道篇》偈偈乎揭仁義。
又《揚子·太玄經》輔其折,廅其闕,其人暉且偈。
又武貌。與竭通。
又郅偈,竿也。《揚雄·甘泉賦》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又《集韻》《韻會》??其例切,音堨。息也。《揚雄·甘泉賦》度三巒兮偈棠梨。《師古曰》偈與憩通。
又偈句。釋氏詩詞也。
又《正韻》奇熱切,音朅。疾也。《詩·檜風》匪車偈兮。葉上發下怛。《朱傳》偈,疾驅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