傖怎么讀 傖的意思
“傖”字共有2個讀音:
[cāng]
[chen]

漢字 | 傖 |
---|---|
讀音 |
|
注音 | ㄘㄤ|˙ㄔㄣ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10 |
異體字 | 傖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傖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096 |
其它編碼 | 五筆:wwyk 倉頡:ooir 鄭碼:noxj 四角:28267 |
筆順編碼 | 323445113251 |
筆順筆畫 | ノ丨ノ丶丶フ一一ノ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撇 捺 點 橫折 橫 橫 撇 豎 橫折 橫 |
傖字的意思
[cāng]
1.粗俗;鄙陋。
2.引申指卑劣,下賤。
3.魏·晉以來,江東對楚人的蔑稱。
4.晉·南北朝時,南人對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稱。
5.泛指粗鄙之人。
6.怯懦。
1.7.見“傖儜”。
2.1.雜亂貌。
3.粗野貌;粗惡貌。
[chen]難看;不體面;丟臉。
傖字的基本解釋
傖字的詳細解釋
傖字的辭典解釋
傖ㄘㄤcāng 名
庸俗鄙賤的人。如:「愚傖」。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此等書不知出于何傖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誑世之聾瞽。」
形粗俗、粗鄙。唐·劉禹錫〈楚望賦〉:「傖音俚態,幽怨委曲。」宋·蘇軾〈荊州〉詩一○首之五:「游人多問卜,傖叟盡攜龜。」
傖ㄔㄥˊ?chéng(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傖【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助庚切《集韻》《韻會》鋤庚切《正韻》士庚切,??音?。鄙賤之稱也。《晉陽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陸機呼左思爲傖父,宋孝武比擬羣臣,目王玄謨爲老傖。《韓愈詩》無端逐饑傖。
又《集韻》千岡切,音倉。傖囊,亂貌。
說文解字解釋
傖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傖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