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巢而出的讀音 傾巢而出的意思
【解釋】傾:倒出;巢:巢穴。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出處】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由是傾巢舉落,望德如歸。”【示例】平日不大出門的人,這兩天也都~。(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二章)【近義詞】不遺余力、傾城而出【反義詞】按兵不動【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 傾
- 巢
- 而
- 出
“傾巢而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g cháo ér chū]
- 漢字注音:
- ㄑㄧㄥ ㄔㄠˊ ㄦˊ ㄔㄨ
- 簡繁字形:
- 傾巢而出
- 是否常用:
- 否
“傾巢而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傾巢而出 qīngcháo’érchū
[turn out in full strength] 形容全體出動
平日不大出門的人,這兩天也都傾巢而出。——端木蕻良《曹雪芹》
辭典解釋
傾巢而出 qīng cháo ér chū ㄑㄧㄥ ㄔㄠˊ ㄦˊ ㄔㄨ 比喻動用全部的人力。
如:「為了將槍擊要犯逮捕歸案,警方配備強勢火力,傾巢而出。」
英語 the whole nest came out (idiom)?; to turn out in full strength
法語 faire une sortie en masse, sortir au grand complet
網絡解釋
【解釋】傾:倒出;巢:巢穴。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
【出處】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由是傾巢舉落,望德如歸。”
【示例】平日不大出門的人,這兩天也都~。(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二章)
【近義詞】不遺余力、傾城而出
【反義詞】按兵不動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傾巢而出”的單字解釋
【傾】:同“傾”。
【巢】:1.鳥的窩,也稱蜂、蟻等的窩:鳥巢。蜂巢。2.比喻盜匪等盤踞的地方:匪巢。傾巢出動。3.姓。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傾巢而出”的相關詞語
* 傾巢而出的讀音是:qīng cháo ér chū,傾巢而出的意思:【解釋】傾:倒出;巢:巢穴。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出處】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由是傾巢舉落,望德如歸。”【示例】平日不大出門的人,這兩天也都~。(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二章)【近義詞】不遺余力、傾城而出【反義詞】按兵不動【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傾巢而出 qīngcháo’érchū
[turn out in full strength] 形容全體出動
平日不大出門的人,這兩天也都傾巢而出。——端木蕻良《曹雪芹》
辭典解釋
傾巢而出 qīng cháo ér chū ㄑㄧㄥ ㄔㄠˊ ㄦˊ ㄔㄨ比喻動用全部的人力。
如:「為了將槍擊要犯逮捕歸案,警方配備強勢火力,傾巢而出。」
英語 the whole nest came out (idiom)?; to turn out in full strength
法語 faire une sortie en masse, sortir au grand complet
【解釋】傾:倒出;巢:巢穴。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
【出處】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由是傾巢舉落,望德如歸。”
【示例】平日不大出門的人,這兩天也都~。(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二章)
【近義詞】不遺余力、傾城而出
【反義詞】按兵不動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傾】:同“傾”。
【巢】:1.鳥的窩,也稱蜂、蟻等的窩:鳥巢。蜂巢。2.比喻盜匪等盤踞的地方:匪巢。傾巢出動。3.姓。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