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便的讀音 兌便的意思
兌便 唐 代的一種匯兌方式。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布帛雜事·兌便》:“ 唐 《食貨志》曰: 憲宗 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富家,以輕裝趍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京師尹 裴武 禁之。 盧 坦 請許商人于三司飛錢,每十增給百,令大府給公據,次以字號兌便。”參見“ 飛錢 ”。
- 兌
- 便
“兌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uì biàn]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兌便
- 是否常用:
- 否
“兌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代的一種匯兌方式。
網絡解釋
兌便
唐 代的一種匯兌方式。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布帛雜事·兌便》:“ 唐 《食貨志》曰: 憲宗 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富家,以輕裝趍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京師尹 裴武 禁之。 盧 坦 請許商人于三司飛錢,每十增給百,令大府給公據,次以字號兌便。”參見“ 飛錢 ”。
“兌便”的單字解釋
【便】:[biàn]1.順利,沒有困難或阻礙:便當。便利。便道。便民。2.簡單的,禮節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較簡便的信件)。簡便。便宜。隨便(適當地,看事實需要而自行處理事情)。3.便利的時候:便中請來信。4.就:說了便做。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來的屎尿:大便。便秘。[pián]1.〔便便〕肚子肥大的樣子,如“大腹便便”。2.〔便嬖〕封建統治者所親近寵愛的人。3.〔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語討好的人。
“兌便”的相關詞語
* 兌便的讀音是:duì biàn,兌便的意思:兌便 唐 代的一種匯兌方式。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布帛雜事·兌便》:“ 唐 《食貨志》曰: 憲宗 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富家,以輕裝趍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京師尹 裴武 禁之。 盧 坦 請許商人于三司飛錢,每十增給百,令大府給公據,次以字號兌便。”參見“ 飛錢 ”。
基本解釋
唐代的一種匯兌方式。兌便
唐 代的一種匯兌方式。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布帛雜事·兌便》:“ 唐 《食貨志》曰: 憲宗 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富家,以輕裝趍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京師尹 裴武 禁之。 盧 坦 請許商人于三司飛錢,每十增給百,令大府給公據,次以字號兌便。”參見“ 飛錢 ”。【便】:[biàn]1.順利,沒有困難或阻礙:便當。便利。便道。便民。2.簡單的,禮節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較簡便的信件)。簡便。便宜。隨便(適當地,看事實需要而自行處理事情)。3.便利的時候:便中請來信。4.就:說了便做。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來的屎尿:大便。便秘。[pián]1.〔便便〕肚子肥大的樣子,如“大腹便便”。2.〔便嬖〕封建統治者所親近寵愛的人。3.〔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語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