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的讀音 公生明的意思
公生明 《荀子·不茍》:“公生明,偏生暗”。謂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衙門大堂前面正中豎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為牌坊。參閱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公生明坊舊是立石》。
- 公
- 生
- 明
“公生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ōng shēng míng]
- 漢字注音:
- ㄍㄨㄥ ㄕㄥ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公生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荀子.不茍》:"公生明﹐偏生暗"。謂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衙門大堂前面正中豎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為牌坊。參閱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公生明坊舊是立石》。 辭典解釋
公生明 gōng shēng míng ㄍㄨㄥ ㄕㄥ ㄇㄧㄥˊ 公正能明察事理。語出《荀子.不茍》:「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夸誕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后來舊衙署堂前常刻立「公生明」一石,以警戒官吏。
網絡解釋
公生明
《荀子·不茍》:“公生明,偏生暗”。謂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衙門大堂前面正中豎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為牌坊。參閱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公生明坊舊是立石》。
“公生明”的單字解釋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公生明”的相關詞語
* 公生明的讀音是:gōng shēng míng,公生明的意思:公生明 《荀子·不茍》:“公生明,偏生暗”。謂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衙門大堂前面正中豎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為牌坊。參閱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公生明坊舊是立石》。
基本解釋
1.《荀子.不茍》:"公生明﹐偏生暗"。謂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衙門大堂前面正中豎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為牌坊。參閱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公生明坊舊是立石》。辭典解釋
公生明 gōng shēng míng ㄍㄨㄥ ㄕㄥ ㄇㄧㄥˊ公正能明察事理。語出《荀子.不茍》:「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夸誕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后來舊衙署堂前常刻立「公生明」一石,以警戒官吏。
公生明
《荀子·不茍》:“公生明,偏生暗”。謂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衙門大堂前面正中豎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為牌坊。參閱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公生明坊舊是立石》。【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