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文明的讀音 物質文明的意思
物質文明 所謂物質文明,是指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狀況。它主要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生活的進步。是類似于金錢等等的實物。物質文明越高,表明人類離開野蠻狀態愈遠,依賴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強。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給人類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動人類社會本身的進步創造了優越的、必要的、先決的條件。 同時也是一種自私,不注意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野蠻文明。文明的發展伴隨的是對自然的蠶食和破壞。越來越多的自然問題在當今凸顯。不得不深思純物質文明的弊端。
- 物
- 質
- 文
- 明
“物質文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ù zhì wén míng]
- 漢字注音:
- ㄨˋ ㄓˋ ㄨㄣˊ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物質文明
- 是否常用:
- 是
“物質文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與“精神文明”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成果。辭典解釋
物質文明 wù zhí wén míng ㄨˋ ㄓˊ ㄨㄣˊ ㄇㄧㄥˊ 人類進化過程中,在物質的發現、創造、應用等方面的進展,稱為「物質文明」。
網絡解釋
物質文明
所謂物質文明,是指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狀況。它主要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生活的進步。是類似于金錢等等的實物。物質文明越高,表明人類離開野蠻狀態愈遠,依賴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強。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給人類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動人類社會本身的進步創造了優越的、必要的、先決的條件。 同時也是一種自私,不注意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野蠻文明。文明的發展伴隨的是對自然的蠶食和破壞。越來越多的自然問題在當今凸顯。不得不深思純物質文明的弊端。
“物質文明”的單字解釋
【物】:1.東西;事物:動物。貨物。物質。物盡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待人接物。3.內容;實質:言之有物。空洞無物。4.姓。
【質】: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質。變質。2.哲學范疇。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該事物并區別于他事物的規定性。3.質料,構成事物的材料:鐵質。流質。4.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優質鋼。按質論價。保質保量。5.樸實:質樸。6.詢問;責問:質疑。質問。7.抵押;抵押品:質押。人質。8.古又同“贄”。9.古又同“锧”。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物質文明”的相關詞語
“物質文明”造句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孝卻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跟不上歷史的步伐。雖然每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不乏至孝之人的身影,但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孝已漸漸地游走到了主流之外,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外人不但在物質文明上勝過了我們,即在精神文明上也勝過我們。所有仍在崇信本國精神文明以為在今日推行新生活運動無其必要的國人,我以為應當趕快覺醒了。
室內是建筑的靈魂,是人與環境的聯系,是人類藝術與物質文明的結合。
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必須雙管齊下。
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廢。
物質文明稱巨子,商情豁達屬先生。
世世代代的蘇州人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吳地文化,先輩們在這里留下了豐厚的書樓文化遺產。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明的進化,用多值邏輯來評判紡織品的質量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五是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
在物質文明的現代戰場,我得到了一切卻失去自己,再多的夢也填不滿空虛,真情像煤渣化成了灰燼。鄭智化
* 物質文明的讀音是:wù zhì wén míng,物質文明的意思:物質文明 所謂物質文明,是指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狀況。它主要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生活的進步。是類似于金錢等等的實物。物質文明越高,表明人類離開野蠻狀態愈遠,依賴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強。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給人類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動人類社會本身的進步創造了優越的、必要的、先決的條件。 同時也是一種自私,不注意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野蠻文明。文明的發展伴隨的是對自然的蠶食和破壞。越來越多的自然問題在當今凸顯。不得不深思純物質文明的弊端。
基本解釋
與“精神文明”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成果。辭典解釋
物質文明 wù zhí wén míng ㄨˋ ㄓˊ ㄨㄣˊ ㄇㄧㄥˊ人類進化過程中,在物質的發現、創造、應用等方面的進展,稱為「物質文明」。
物質文明
所謂物質文明,是指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狀況。它主要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生活的進步。是類似于金錢等等的實物。物質文明越高,表明人類離開野蠻狀態愈遠,依賴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強。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給人類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動人類社會本身的進步創造了優越的、必要的、先決的條件。 同時也是一種自私,不注意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野蠻文明。文明的發展伴隨的是對自然的蠶食和破壞。越來越多的自然問題在當今凸顯。不得不深思純物質文明的弊端。
【物】:1.東西;事物:動物。貨物。物質。物盡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待人接物。3.內容;實質:言之有物。空洞無物。4.姓。
【質】:1.事物的根本特性:本質。變質。2.哲學范疇。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該事物并區別于他事物的規定性。3.質料,構成事物的材料:鐵質。流質。4.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優質鋼。按質論價。保質保量。5.樸實:質樸。6.詢問;責問:質疑。質問。7.抵押;抵押品:質押。人質。8.古又同“贄”。9.古又同“锧”。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孝卻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跟不上歷史的步伐。雖然每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不乏至孝之人的身影,但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孝已漸漸地游走到了主流之外,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外人不但在物質文明上勝過了我們,即在精神文明上也勝過我們。所有仍在崇信本國精神文明以為在今日推行新生活運動無其必要的國人,我以為應當趕快覺醒了。
室內是建筑的靈魂,是人與環境的聯系,是人類藝術與物質文明的結合。
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必須雙管齊下。
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廢。
物質文明稱巨子,商情豁達屬先生。
世世代代的蘇州人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吳地文化,先輩們在這里留下了豐厚的書樓文化遺產。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明的進化,用多值邏輯來評判紡織品的質量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五是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
在物質文明的現代戰場,我得到了一切卻失去自己,再多的夢也填不滿空虛,真情像煤渣化成了灰燼。鄭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