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峰的讀音 岡仁波齊峰的意思
岡仁波齊峰 (景點名稱)岡仁波齊峰(Kangrinboqe),山頂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是中國的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南側斷層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瑪旁雍錯及拉昂錯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蓋,分布著28條現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懸冰川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 岡底斯藏語稱“岡仁波齊”或“崗仁波齊”,意義是雪山之寶。這個岡底斯圣山是八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并傳播佛法的圣地,是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雍仲本波佛教是藏族的原始佛教,它是為了一切眾生,離苦遇樂、和平世界,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如意寶。 岡仁波齊峰也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源地。相傳雍仲本教發源于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
- 岡
- 仁
- 波
- 齊
- 峰
“岡仁波齊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āng rén bō qí fēng]
- 漢字注音:
- ㄍㄤ ㄖㄣˊ ㄅㄛ ㄑㄧˊ ㄈㄥ
- 簡繁字形:
- 岡仁波齊峯
- 是否常用:
- 否
“岡仁波齊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岡底斯山脈主峰。在西藏西部。海拔6656米。峰頂終年冰雪覆蓋。佛教圣地,視為圣山。其東南的瑪旁雍錯,則被佛教徒視為圣湖。
網絡解釋
岡仁波齊峰 (景點名稱)
岡仁波齊峰(Kangrinboqe),山頂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是中國的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南側斷層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瑪旁雍錯及拉昂錯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蓋,分布著28條現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懸冰川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
岡底斯藏語稱“岡仁波齊”或“崗仁波齊”,意義是雪山之寶。這個岡底斯圣山是八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并傳播佛法的圣地,是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雍仲本波佛教是藏族的原始佛教,它是為了一切眾生,離苦遇樂、和平世界,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如意寶。
岡仁波齊峰也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源地。相傳雍仲本教發源于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
“岡仁波齊峰”的單字解釋
【岡】:山脊;山梁:岡巒(luán)起伏。景陽岡。
【仁】:1.仁愛:仁心。仁政。仁至義盡。2.敬辭,用于對對方的尊稱: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殼最里頭較柔軟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兒。核桃仁兒。花生仁兒。蝦仁兒。
【波】:1.波浪:波紋。隨波逐流。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并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峰】:1.山的突出的尖頂:峰巒。高峰。頂峰。2.形狀像山峰的事物:波峰。駝峰。單峰駱駝。3.用于駱駝:一峰駱駝。4.姓。
“岡仁波齊峰”的相關詞語
* 岡仁波齊峰的讀音是:gāng rén bō qí fēng,岡仁波齊峰的意思:岡仁波齊峰 (景點名稱)岡仁波齊峰(Kangrinboqe),山頂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是中國的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南側斷層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瑪旁雍錯及拉昂錯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蓋,分布著28條現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懸冰川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 岡底斯藏語稱“岡仁波齊”或“崗仁波齊”,意義是雪山之寶。這個岡底斯圣山是八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并傳播佛法的圣地,是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雍仲本波佛教是藏族的原始佛教,它是為了一切眾生,離苦遇樂、和平世界,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如意寶。 岡仁波齊峰也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源地。相傳雍仲本教發源于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
基本解釋
岡底斯山脈主峰。在西藏西部。海拔6656米。峰頂終年冰雪覆蓋。佛教圣地,視為圣山。其東南的瑪旁雍錯,則被佛教徒視為圣湖。岡仁波齊峰 (景點名稱)
岡仁波齊峰(Kangrinboqe),山頂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是中國的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南側斷層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瑪旁雍錯及拉昂錯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蓋,分布著28條現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懸冰川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岡底斯藏語稱“岡仁波齊”或“崗仁波齊”,意義是雪山之寶。這個岡底斯圣山是八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并傳播佛法的圣地,是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雍仲本波佛教是藏族的原始佛教,它是為了一切眾生,離苦遇樂、和平世界,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如意寶。
岡仁波齊峰也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源地。相傳雍仲本教發源于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
【岡】:山脊;山梁:岡巒(luán)起伏。景陽岡。
【仁】:1.仁愛:仁心。仁政。仁至義盡。2.敬辭,用于對對方的尊稱: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殼最里頭較柔軟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兒。核桃仁兒。花生仁兒。蝦仁兒。
【波】:1.波浪:波紋。隨波逐流。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并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峰】:1.山的突出的尖頂:峰巒。高峰。頂峰。2.形狀像山峰的事物:波峰。駝峰。單峰駱駝。3.用于駱駝:一峰駱駝。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