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怎么讀 粢的意思
“粢”字共有2個讀音:
[zī]
[cí]

漢字 | 粢 |
---|---|
讀音 |
|
注音 | ㄗ|ㄘˊ |
部首 | [米] 米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6 |
異體字 | ? 秶 齍 ?? ?? 餈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CA2 |
其它編碼 | 五筆:uqwo 倉頡:iofd 鄭碼:tdru 四角:37904 |
筆順編碼 | 413534431234 |
筆順筆畫 | 丶一ノフノ丶丶ノ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提 撇 橫撇/橫鉤 撇 捺 點 撇 橫 豎 撇 捺 |
粢字的意思
古代供祭祀的谷物。
粢字的基本解釋
● 粢
zī ㄗˉ
谷子,子實去殼后為小米。 泛指谷物。
● 粢
cí ㄘˊ
同“餈”。
英語 grain offered in ritual sacrifice; millet
法語 grain de mil
粢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粢 zī
〈名〉
(1) (形聲。從米,次聲。本義: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
(2) 稷,即谷子 [millet]
粢,稷米也。——《玉篇》
又如:粢糲(粗劣的飯食)
(3)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 [grain for sacrificing]。
如:粢食(古代祭祀時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飯食);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谷物)
(4) 谷類的總稱 [various kinds of grain]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國語》
粢字的辭典解釋
粢ㄗzī 名
黍、稷、稻、粱、麥、菰等六種穀物的總稱。《左傳·桓公二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唐·孔穎達·正義:「粢,亦諸穀總名。」
康熙字典解釋
粢【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卽夷切《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咨。《類篇》稷也。《爾雅·釋草·疏》粢者,稷也。《禮·曲禮》稷曰明粢。《左傳·桓六年》潔粢豐盛。《註》黍稷曰粢。
又通作齊。《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註》今文曰明粢。
又通作齍。《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齍之名物。《註》齍讀爲粢。六粢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
又《集韻》才資切,音茨。《說文》稻餠,與餈同。《列子·力命篇》食則粢糲。《註》粢,稻餠也。味類籺米,不碎。《揚子·方言》餌謂之餻,或謂之粢。
又《集韻》才詣切,音劑。酒也。《禮·禮運》粢醍在堂。通作齊。《說文》本作??,或作秶。今文從米作粢。
說文解字解釋
粢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粢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