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籍的讀音 冒籍的意思
冒籍 冒籍,假冒籍貫,科闈弊端之一種。清制,凡科舉考試,各省參加考試的生員名額以及錄取名額,均有限定,錄取之規定亦有別。故士子參加考試,必歸于本籍(亦可在本籍與寄籍中作一選擇)投考,不得越籍赴試。但有的士子為了取巧投機,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稱之冒籍。
- 冒
- 籍
“冒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ào jí]
- 漢字注音:
- ㄇㄠˋ ㄐㄧ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冒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假冒籍貫。指假冒籍貫者。辭典解釋
冒籍 mào jí ㄇㄠˋ ㄐㄧˊ 假冒籍貫。
唐.薛登〈論選舉疏〉:「或冒籍以偷資,或邀勛而竊級。」
網絡解釋
冒籍
冒籍,假冒籍貫,科闈弊端之一種。清制,凡科舉考試,各省參加考試的生員名額以及錄取名額,均有限定,錄取之規定亦有別。故士子參加考試,必歸于本籍(亦可在本籍與寄籍中作一選擇)投考,不得越籍赴試。但有的士子為了取巧投機,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稱之冒籍。
“冒籍”的單字解釋
【冒】:[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煙。冒火苗子。2.頂著;不顧(危險、惡劣環境等):冒雨。冒險。3.魯莽;輕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頓〕(?—前174)秦漢時匈奴族首領。公元前209年殺父自立為單于。先后打敗了東胡、月支、丁零、樓煩、白羊,并進占秦的河套地區,把勢力發展到長城以南。他加強內部組織,建立軍政制度,發展草原經濟,勢力十分強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晉陽(今山西太原)。次年漢高祖率軍迎戰,被圍七天七夜。以后漢對其采取和親政策,但仍常南侵。頓(dú)。
【籍】:1.書;書冊:古籍。經籍。2.登記隸屬關系的冊簿。引申指隸屬關系:國籍。黨籍。戶籍。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原籍。祖籍。
“冒籍”的相關詞語
* 冒籍的讀音是:mào jí,冒籍的意思:冒籍 冒籍,假冒籍貫,科闈弊端之一種。清制,凡科舉考試,各省參加考試的生員名額以及錄取名額,均有限定,錄取之規定亦有別。故士子參加考試,必歸于本籍(亦可在本籍與寄籍中作一選擇)投考,不得越籍赴試。但有的士子為了取巧投機,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稱之冒籍。
基本解釋
假冒籍貫。指假冒籍貫者。辭典解釋
冒籍 mào jí ㄇㄠˋ ㄐㄧˊ假冒籍貫。
唐.薛登〈論選舉疏〉:「或冒籍以偷資,或邀勛而竊級。」
冒籍
冒籍,假冒籍貫,科闈弊端之一種。清制,凡科舉考試,各省參加考試的生員名額以及錄取名額,均有限定,錄取之規定亦有別。故士子參加考試,必歸于本籍(亦可在本籍與寄籍中作一選擇)投考,不得越籍赴試。但有的士子為了取巧投機,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稱之冒籍。【冒】:[mào]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煙。冒火苗子。2.頂著;不顧(危險、惡劣環境等):冒雨。冒險。3.魯莽;輕率:冒失。冒昧。4.假充:冒名。冒牌。[mò]〔冒頓〕(?—前174)秦漢時匈奴族首領。公元前209年殺父自立為單于。先后打敗了東胡、月支、丁零、樓煩、白羊,并進占秦的河套地區,把勢力發展到長城以南。他加強內部組織,建立軍政制度,發展草原經濟,勢力十分強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晉陽(今山西太原)。次年漢高祖率軍迎戰,被圍七天七夜。以后漢對其采取和親政策,但仍常南侵。頓(dú)。
【籍】:1.書;書冊:古籍。經籍。2.登記隸屬關系的冊簿。引申指隸屬關系:國籍。黨籍。戶籍。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原籍。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