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沒的讀音 出沒的意思
出沒 (詞語釋義)出沒,漢語詞匯。拼音:chū mò,釋義: 出現與隱沒。出入,不合事實。出自晉書·天文志上》:“至 順帝 時, 張衡 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于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 宋 蘇軾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寶山》詩:“立鵲低昂煙雨里,行人出沒樹林間。
- 出
- 沒
“出沒”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ū mò]
- 漢字注音:
- ㄔㄨ ㄇㄛˋ
- 簡繁字形:
- 出沒
- 是否常用:
- 否
“出沒”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出沒 chūmò
[appear and disappear;haunt;dip] 顯現或隱沒
大鯨悠然出沒于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
辭典解釋
出沒 chū mò ㄔㄨ ㄇㄛˋ 忽現忽隱、活動往來。
《水滸傳.第一六回》:「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云渡、赤松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良鄉鄭州一帶,盜賊出沒,白日劫人。」
英語 to come and go, to roam about (mostly unseen)?, (of a ghost)? to haunt (a place)?, (of a criminal)? to stalk (the streets)?, (of the sun)? to rise and set
德語 erscheinen und verschwinden (V)?, kurz vorkommen
法語 appara?tre et dispara?tre
網絡解釋
出沒 (詞語釋義)
出沒,漢語詞匯。拼音:chū mò,釋義: 出現與隱沒。出入,不合事實。出自晉書·天文志上》:“至 順帝 時, 張衡 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于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 宋 蘇軾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寶山》詩:“立鵲低昂煙雨里,行人出沒樹林間。
“出沒”的單字解釋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出沒”的相關詞語
* 出沒的讀音是:chū mò,出沒的意思:出沒 (詞語釋義)出沒,漢語詞匯。拼音:chū mò,釋義: 出現與隱沒。出入,不合事實。出自晉書·天文志上》:“至 順帝 時, 張衡 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于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 宋 蘇軾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寶山》詩:“立鵲低昂煙雨里,行人出沒樹林間。
基本解釋
出沒 chūmò
[appear and disappear;haunt;dip] 顯現或隱沒
大鯨悠然出沒于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
辭典解釋
出沒 chū mò ㄔㄨ ㄇㄛˋ忽現忽隱、活動往來。
《水滸傳.第一六回》:「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云渡、赤松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良鄉鄭州一帶,盜賊出沒,白日劫人。」
英語 to come and go, to roam about (mostly unseen)?, (of a ghost)? to haunt (a place)?, (of a criminal)? to stalk (the streets)?, (of the sun)? to rise and set
德語 erscheinen und verschwinden (V)?, kurz vorkommen
法語 appara?tre et dispara?tre
出沒 (詞語釋義)
出沒,漢語詞匯。拼音:chū mò,釋義: 出現與隱沒。出入,不合事實。出自晉書·天文志上》:“至 順帝 時, 張衡 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于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 宋 蘇軾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寶山》詩:“立鵲低昂煙雨里,行人出沒樹林間。【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