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蓋充周的讀音 函蓋充周的意思
【解釋】指包容一切。【出處】清·戴名世《〈野香亭詩集〉序》:“先生于書,無所不讀,函蓋充周,不見涯涘。”
- 函
- 蓋
- 充
- 周
“函蓋充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án gài chōng zhōu]
- 漢字注音:
- ㄏㄢˊ ㄍㄞˋ ㄔㄨㄥ ㄓㄡ
- 簡繁字形:
- 函蓋充周
- 是否常用:
- 否
“函蓋充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包容一切。
網絡解釋
【解釋】指包容一切。
【出處】清·戴名世《〈野香亭詩集〉序》:“先生于書,無所不讀,函蓋充周,不見涯涘。”
“函蓋充周”的單字解釋
【函】:1.匣;封套:石函。全書共四函。2.信件:來函。函授。3.包容;包含。
【蓋】:[gài]1.即苫。用白茅編成的覆蓋物。2.遮陽障雨的用具。指車篷或傘蓋。3.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4.指動物背部的甲殼:烏龜蓋兒。5.一種整地的農具。6.遮蓋;覆蓋。7.引申為概括。8.建造。9.借指房屋。10.崇尚。11.加在上面。打上印。12.超過;勝過。13.副詞。大概,大概是;恐怕。14.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15.語氣詞。多用於句首。[gě]1.古地名。2.姓。[hé]1.同“盍”。何不。2.同“盍”。何。3.同“闔”。門扇。[hài]同“害”。危害。
【充】:1.滿;足:充沛。充分。充其量。2.裝滿;塞住:充電。充塞。充耳不聞。3.擔任;當:充當。充任。4.冒充:充行家。以次充好。打腫臉充胖子。5.姓。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函蓋充周”的相關詞語
* 函蓋充周的讀音是:hán gài chōng zhōu,函蓋充周的意思:【解釋】指包容一切。【出處】清·戴名世《〈野香亭詩集〉序》:“先生于書,無所不讀,函蓋充周,不見涯涘。”
基本解釋
包容一切。【解釋】指包容一切。
【出處】清·戴名世《〈野香亭詩集〉序》:“先生于書,無所不讀,函蓋充周,不見涯涘。”
【函】:1.匣;封套:石函。全書共四函。2.信件:來函。函授。3.包容;包含。
【蓋】:[gài]1.即苫。用白茅編成的覆蓋物。2.遮陽障雨的用具。指車篷或傘蓋。3.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4.指動物背部的甲殼:烏龜蓋兒。5.一種整地的農具。6.遮蓋;覆蓋。7.引申為概括。8.建造。9.借指房屋。10.崇尚。11.加在上面。打上印。12.超過;勝過。13.副詞。大概,大概是;恐怕。14.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15.語氣詞。多用於句首。[gě]1.古地名。2.姓。[hé]1.同“盍”。何不。2.同“盍”。何。3.同“闔”。門扇。[hài]同“害”。危害。
【充】:1.滿;足:充沛。充分。充其量。2.裝滿;塞住:充電。充塞。充耳不聞。3.擔任;當:充當。充任。4.冒充:充行家。以次充好。打腫臉充胖子。5.姓。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