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龍雨的讀音 分龍雨的意思
分龍雨 舊俗五月二十為“分龍日”,各地民間聚“水龍”作消防演習,又稱“水龍會”。嘉興“水龍會”集中在南湖舉行。此俗延續至50年代。 燒“汰腳香”、“賽花船”
- 分
- 龍
- 雨
“分龍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 lóng yǔ]
- 漢字注音:
- ㄈㄣ ㄌㄨㄥˊ ㄩˇ
- 簡繁字形:
- 分龍雨
- 是否常用:
- 否
“分龍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隔轍雨。夏季所降對流雨,有時一轍之隔,晴雨各異。古人以為由于龍分管不同區域的降雨使然,故謂之"分龍雨"。此種情況始出之時日,宋時吳越之俗謂在夏歷五月二十日,清時燕地之俗謂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稱此日為"分龍日",亦稱"分龍兵"﹑"分龍"。
網絡解釋
分龍雨
舊俗五月二十為“分龍日”,各地民間聚“水龍”作消防演習,又稱“水龍會”。嘉興“水龍會”集中在南湖舉行。此俗延續至50年代。 燒“汰腳香”、“賽花船”
“分龍雨”的單字解釋
【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yǔ]水蒸氣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懸在空中時,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分龍雨”的相關詞語
* 分龍雨的讀音是:fēn lóng yǔ,分龍雨的意思:分龍雨 舊俗五月二十為“分龍日”,各地民間聚“水龍”作消防演習,又稱“水龍會”。嘉興“水龍會”集中在南湖舉行。此俗延續至50年代。 燒“汰腳香”、“賽花船”
基本解釋
即隔轍雨。夏季所降對流雨,有時一轍之隔,晴雨各異。古人以為由于龍分管不同區域的降雨使然,故謂之"分龍雨"。此種情況始出之時日,宋時吳越之俗謂在夏歷五月二十日,清時燕地之俗謂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稱此日為"分龍日",亦稱"分龍兵"﹑"分龍"。分龍雨
舊俗五月二十為“分龍日”,各地民間聚“水龍”作消防演習,又稱“水龍會”。嘉興“水龍會”集中在南湖舉行。此俗延續至50年代。 燒“汰腳香”、“賽花船”【分】:[fēn]1.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3.由機構內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4.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5.辨別:區分。分析。6.區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職責、權利的限度:分所當然。身分。分內。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構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質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資)。情分(情誼)。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屬于一定的階層、集團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知識分子。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yǔ]水蒸氣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懸在空中時,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