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的讀音 刑不上大夫的意思
刑不上大夫 中國古代大夫以上的階層,享受的“特權”之一。禮記曲禮: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東漢鄭玄注云:刑不上大夫,不與賢者犯法,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 八議又稱“八辟”,是“刑不上大夫”的禮制原則在刑罰適用上的具體體現。所謂“八議”是指法律規定的八種人犯罪,一般司法機關無權審判,必須奏請皇帝裁決,由皇帝根據其身份及具體情況減免刑罰的制度。定罪后,不使用殘害肢體的刑法,而是首先選擇或勸其自裁,以礪臣節;其次“戮于朝”(殺死在朝廷)。同姓貴族有罪,則由甸師執行,秘密暗殺于郊野(參見《周禮·甸師》)。
- 刑
- 不
- 上
- 大
- 夫
“刑不上大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íng bù shàng dài fū]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ˊ ㄅㄨˋ ㄕㄤˋ ㄉㄞˋ ㄈㄨ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刑不上大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我國古代大夫以上的貴族享受的特權之一,是宗法等級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貴族犯罪,"不執縛系引,不使人頸盩,不捽抑",處死刑不"于市",而"于朝"。 辭典解釋
刑不上大夫 xíng bù shàng dà fū ㄒㄧㄥˊ ㄅㄨˋ ㄕㄤˋ ㄉㄚˋ ㄈㄨ 古代社會的一種執禮觀念。指刑罰不加諸大夫的身上,大夫有罪則論其輕重的法則在八議,而非刑書。
《禮記.曲禮上》:「刑不上大夫。」
唐.孔穎達.正義:「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
網絡解釋
刑不上大夫
中國古代大夫以上的階層,享受的“特權”之一。禮記曲禮: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東漢鄭玄注云:刑不上大夫,不與賢者犯法,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
八議又稱“八辟”,是“刑不上大夫”的禮制原則在刑罰適用上的具體體現。所謂“八議”是指法律規定的八種人犯罪,一般司法機關無權審判,必須奏請皇帝裁決,由皇帝根據其身份及具體情況減免刑罰的制度。定罪后,不使用殘害肢體的刑法,而是首先選擇或勸其自裁,以礪臣節;其次“戮于朝”(殺死在朝廷)。同姓貴族有罪,則由甸師執行,秘密暗殺于郊野(參見《周禮·甸師》)。
“刑不上大夫”的單字解釋
【刑】:1.刑罰:徒刑。死刑。2.指對犯罪嫌疑人的體罰:用刑。刑訊。3.古又同“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婦。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關,萬夫莫開。3.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漁夫。農夫。轎夫。4.舊時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2.人稱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3.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刑不上大夫”的相關詞語
* 刑不上大夫的讀音是:xíng bù shàng dài fū,刑不上大夫的意思:刑不上大夫 中國古代大夫以上的階層,享受的“特權”之一。禮記曲禮: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東漢鄭玄注云:刑不上大夫,不與賢者犯法,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 八議又稱“八辟”,是“刑不上大夫”的禮制原則在刑罰適用上的具體體現。所謂“八議”是指法律規定的八種人犯罪,一般司法機關無權審判,必須奏請皇帝裁決,由皇帝根據其身份及具體情況減免刑罰的制度。定罪后,不使用殘害肢體的刑法,而是首先選擇或勸其自裁,以礪臣節;其次“戮于朝”(殺死在朝廷)。同姓貴族有罪,則由甸師執行,秘密暗殺于郊野(參見《周禮·甸師》)。
基本解釋
1.我國古代大夫以上的貴族享受的特權之一,是宗法等級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貴族犯罪,"不執縛系引,不使人頸盩,不捽抑",處死刑不"于市",而"于朝"。辭典解釋
刑不上大夫 xíng bù shàng dà fū ㄒㄧㄥˊ ㄅㄨˋ ㄕㄤˋ ㄉㄚˋ ㄈㄨ古代社會的一種執禮觀念。指刑罰不加諸大夫的身上,大夫有罪則論其輕重的法則在八議,而非刑書。
《禮記.曲禮上》:「刑不上大夫。」
唐.孔穎達.正義:「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
刑不上大夫
中國古代大夫以上的階層,享受的“特權”之一。禮記曲禮: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東漢鄭玄注云:刑不上大夫,不與賢者犯法,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八議又稱“八辟”,是“刑不上大夫”的禮制原則在刑罰適用上的具體體現。所謂“八議”是指法律規定的八種人犯罪,一般司法機關無權審判,必須奏請皇帝裁決,由皇帝根據其身份及具體情況減免刑罰的制度。定罪后,不使用殘害肢體的刑法,而是首先選擇或勸其自裁,以礪臣節;其次“戮于朝”(殺死在朝廷)。同姓貴族有罪,則由甸師執行,秘密暗殺于郊野(參見《周禮·甸師》)。
【刑】:1.刑罰:徒刑。死刑。2.指對犯罪嫌疑人的體罰:用刑。刑訊。3.古又同“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婦。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關,萬夫莫開。3.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漁夫。農夫。轎夫。4.舊時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2.人稱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3.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