刬怎么讀 刬的意思
“刬”字共有2個讀音:
[chǎn]
[chàn]

漢字 | 刬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ㄢˇ|ㄔㄢˋ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5 |
異體字 | 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剗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22C |
其它編碼 | 五筆:gjh|gajh 倉頡:ijln 鄭碼:hmkd 四角:52000 |
筆順編碼 | 1153422 |
筆順筆畫 | 一一フノ丶丨丨 |
筆順名稱 | 橫 橫 斜鉤 撇 點 豎 豎鉤 |
刬字的意思
刬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刬
(剗)
chǎn ㄔㄢˇ
◎ 同“鏟”。
其它字義
● 刬
(剗)
chàn ㄔㄢˋ
〔一刬〕方言,全部,一律,如“刬刬都是平川”。(剗)英語 to level off; to trim; to pare down
德語 beschneiden (Pflanzen)? (V)
法語 pelle
刬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刬
剗 chǎn
〈動〉
(1) (形聲。從刀,戔( jiān)聲。本義:削去,鏟平)
(2) 同本義 [pare]
刬,削也。——《廣雅》
刬,平也。——《聲類》
攻板曰刬。——《通俗文》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唐·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3) 又如:刬削(削除,背違);刬平(削平)
(4) 鏟除,滅除 [spade;exterminate;abolish;root out]
刬戾舊章。——《后漢書·胡廣傳》
刬革五等,更立郡縣。——《后漢書·左雄傳》
(5) 又如:刬革(廢除改革);刬滅(廢除,消滅);刬剔(刪除,剔除)
詞性變化
◎ 刬
剗 chǎn
〈名〉
同“鏟”。農具名。鏟子 [spade]。如:刬子箭(箭的一種。箭頭較闊,似鏟形)
其它字義
◎ 刬
剗 chàn
〈副〉
(1) 一概,一味地 [simply]。如:一刬都是新的。如:刬新(嶄新)
(2) 另見 chǎn
刬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剗【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楚限切《正韻》楚??切,??音鏟。《玉篇》削也。《集韻》平也。《戰國策》剗而類,破吾家。《前漢·班固敘傳》革剗五等,制立郡縣。
又《集韻》側展切,音展。刈也。《蘇軾·牛戩畫詩》王師本不戰,賊壘何足剗。笑指塵壁閒,此是老牛戩。
又《韻會》初諫切,鏟去聲。攻也,平治也。本作??,今文作剗。《韓愈詩》活計以鋤剗。
說文解字解釋
刬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刬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