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歆的讀音 劉歆的意思
劉歆 (西漢學者)劉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駿,后改名秀,字穎叔,漢人,出居長安,為劉邦四弟劉交后裔,劉德之孫,劉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劉秀。 古文經學的繼承者,曾與父親劉向編訂《山海經》。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校勘學、天文歷法學、史學、詩等方面都堪稱大家,他編制的《三統歷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歷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一個不沿用“周三徑一”的中國人,并定該重要常數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世有“劉歆率”之稱。后因謀誅王莽事敗自殺。
- 劉
- 歆
“劉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ú xīn]
- 漢字注音:
- ㄌㄧㄡˊ ㄒㄧㄣ
- 簡繁字形:
- 劉歆
- 是否常用:
- 是
“劉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劉歆 Liú Xīn
[Liu Xin] 西漢人,數學家,對歷法和圓周率有研究
辭典解釋
劉歆 liú xīn ㄌㄧㄡˊ ㄒㄧㄣ 人名。(西元?~23)?字子駿,后改名為秀,劉向之子。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
德語 Liu Xin (Eig, Pers, - 23)?
網絡解釋
劉歆 (西漢學者)
劉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駿,后改名秀,字穎叔,漢人,出居長安,為劉邦四弟劉交后裔,劉德之孫,劉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劉秀。
古文經學的繼承者,曾與父親劉向編訂《山海經》。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校勘學、天文歷法學、史學、詩等方面都堪稱大家,他編制的《三統歷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歷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一個不沿用“周三徑一”的中國人,并定該重要常數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世有“劉歆率”之稱。后因謀誅王莽事敗自殺。
“劉歆”的單字解釋
“劉歆”的相關詞語
* 劉歆的讀音是:liú xīn,劉歆的意思:劉歆 (西漢學者)劉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駿,后改名秀,字穎叔,漢人,出居長安,為劉邦四弟劉交后裔,劉德之孫,劉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劉秀。 古文經學的繼承者,曾與父親劉向編訂《山海經》。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校勘學、天文歷法學、史學、詩等方面都堪稱大家,他編制的《三統歷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歷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一個不沿用“周三徑一”的中國人,并定該重要常數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世有“劉歆率”之稱。后因謀誅王莽事敗自殺。
基本解釋
劉歆 Liú Xīn
[Liu Xin] 西漢人,數學家,對歷法和圓周率有研究
辭典解釋
劉歆 liú xīn ㄌㄧㄡˊ ㄒㄧㄣ人名。(西元?~23)?字子駿,后改名為秀,劉向之子。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
德語 Liu Xin (Eig, Pers, - 23)?
劉歆 (西漢學者)
劉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駿,后改名秀,字穎叔,漢人,出居長安,為劉邦四弟劉交后裔,劉德之孫,劉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劉秀。古文經學的繼承者,曾與父親劉向編訂《山海經》。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校勘學、天文歷法學、史學、詩等方面都堪稱大家,他編制的《三統歷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歷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一個不沿用“周三徑一”的中國人,并定該重要常數為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世有“劉歆率”之稱。后因謀誅王莽事敗自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