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字組詞 劉的詞語
劉字的常見組詞有:劉歆、劉勰、劉向、劉基、劉海仙、劉公勇、劉公嘉話、劉表、劉邦、劉石經、劉唐下書、劉阮上天臺、劉郞、劉毅答詔、劉覽、王徐應劉、劉白墮、劉伶鍤、劉鶚、劉知遠、劉靈、劉隱、荊劉拜殺、劉伶荷鍤、劉寵一錢、劉郎、劉盧、劉備、劉生荷鍤、劉海兒金錢墊香爐,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劉字的意思
含有劉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劉歆 | 劉歆 Liú Xīn 西漢人,數學家,對歷法和圓周率有研究辭典解釋劉歆 liú xīn ㄌㄧㄡˊ ㄒㄧㄣ 人名。(西元?~23)?字子駿,后改名為秀,劉向之子。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 德語 Liu Xin (Eig, Pers, - 23)? |
劉勰 | 劉勰 Liú Xié (約465—532) 字彥和,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龍》,發展了前人進步的文學理論批評,體系比較完整,是我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巨著 辭典解釋劉勰 liú xié ㄌㄧㄡˊ ㄒㄧㄝˊ 人名。(西元?~473)? 字彥和,南朝梁東莞(今江蘇省武進縣)?人。早年家貧,依沙門僧祐,研習佛教經論,晚年出家,法名慧地。著《文心雕龍》五十篇。書中討論的范圍廣泛,包括文學源流、文體區分、創作方法及文學批評等方面,為體大思精的文學理論著作。 德語 Liu Xie (Eig, Pers, 465 - 522)? |
劉向 | 劉向 Liú Xiàng (約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沛(現在江蘇省沛縣)人,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著有《新序》、《說苑》等辭典解釋劉向 liú xiàng ㄌㄧㄡˊ ㄒㄧㄤˋ 人名。(西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沛縣人。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元帝時為中壘校尉,后因權臣專政,被廢十多年。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我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范五行》等書。 英語 Liu Xiang (77-6 BC)?, Han Dynasty scholar and author德語 Liu Xiang, chin. Geleherter der Han-Zeit (um ein /e/ zuviel gelehrt !)? (Eig, Pers, ca. 79 - ca. 8 v.Chr.)?法語 Liu Xiang |
劉基 | 劉基 Liú Jī (1311—1375) 字伯溫,元末明初青田(現在浙江省文成縣)人。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館學士。封誠意 辭典解釋劉基 liú jī ㄌㄧㄡˊ ㄐㄧ 人名。(西元1311~1375)?字伯溫,明浙江青田人。輔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為明代開國功臣。后為胡惟庸陷害,憂憤而卒,謚號文成。擅長詩文,亦精通天文兵法。著《郁離子》、《復瓿集》等。 英語 Liu Ji or Liu Bowen 劉伯溫|劉伯溫 (1311-1375)?, general under the first Ming emperor Zhu Yuanzhang 朱元璋, with a reputation as a military genius |
劉海仙 | |
劉公勇 | |
劉公嘉話 | |
劉表 | 劉表 Liú Biǎo 荊州(現在湖北、湖南一帶)牧。州牧是東漢后期一個州的長官,管轄幾個郡的軍政辭典解釋劉表 liú biǎo ㄌㄧㄡˊ ㄅㄧㄠˇ 人名。(西元142~208)?字景升,東漢山陽高平人。漢獻帝時為荊州刺史,士卒眾多,愛民養士,從容自保,不與他人爭雄。曹操帶兵來攻,兵尚未至,劉表疽發背而死,其子劉琮投降。 英語 Liu Biao (142-208)?, warlord法語 Liu Biao |
劉邦 | 劉邦 Liú Bāng (前256—前195)字季。西漢(前206—23)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縣(今屬江蘇)人,故人亦稱沛公。劉邦排行第三,所以有時也叫他劉三辭典解釋劉邦 liú bāng ㄌㄧㄡˊ ㄅㄤ 人名。(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并起,劉亦起于沛縣,故時人稱之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項羽封劉為漢王。后劉邦定三秦,俟時機成熟,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于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英語 Liu Bang (256 or 247-195 BC)?, bandit leader who became first Han emperor Han Gaozu 漢高祖|漢高祖 (reigned 202-195 BC)?德語 Han Gaozu (Eig, Pers, 256 - 195 v.Chr.)? |
劉石經 | 北魏劉芳的美稱。 |
劉唐下書 | 辭典解釋劉唐下書 liú táng xià shū ㄌㄧㄡˊ ㄊㄤˊ ㄒㄧㄚˋ ㄕㄨ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晁蓋義聚梁山泊后,感念宋江的恩惠,遂令劉唐帶著酬金及書信至鄆城答謝。劉唐路遇宋江,完成下書任務。 |
劉阮上天臺 | 辭典解釋劉阮上天臺 liú ruǎn shàng tiān tái ㄌㄧㄡˊ ㄖㄨㄢˇ ㄕㄤˋ ㄊㄧㄢ ㄊㄞˊ 漢明帝永平五年(西元62)?,劉晨、阮肇二人上天臺山采藥,迷路不得返家。經十三日饑渴,采食桃子,才吃數顆,便止饑且體力充沛。見溪流中有蕪菁葉,甚鮮,復有胡麻飯一杯流下,二人乃知此地有人家。遂度山,見二女,容顏絕妙,殷勤款待二人。當地氣候草木,常如春日。半年后,因思鄉,求歸。至家,子孫皆已歷七世。見《太平廣記.卷六一.天臺二女》。 |
劉郞 | |
劉毅答詔 | 《晉書.劉毅傳》:"帝嘗南郊,禮畢,喟然問毅曰:'卿以朕方漢何帝也?'對曰:'可方桓靈。'帝曰:'吾雖不及古人,猶克己為政。又平吳會,混一天下。方之桓靈,其已甚乎!'對曰:'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后以"劉毅答詔"謂敢于諫諍。 |
劉覽 | 瀏覽,泛觀。 |
王徐應劉 | 漢建安七子中之王粲﹑徐干﹑應玚﹑劉楨的并稱。 |
劉白墮 | 相傳為南北朝時善于釀酒的人。辭典解釋劉白墮 liú bái duò ㄌㄧㄡˊ ㄅㄞˊ ㄉㄨㄛˋ 人名。生卒年不詳,晉河東人。擅長釀酒。暑夏六月,曝曬其釀的酒,歷經一旬,味仍不變,飲之,則久醉而不醒。 |
劉伶鍤 | 見"劉伶酒"。 |
劉鶚 | 辭典解釋劉鶚 liú è ㄌㄧㄡˊ ㄜˋ 人名。(西元1857~1909)?原名孟鵬,字云搏,后改名為鶚,字鐵云,又字公約,筆名洪都百煉生,后人稱之為「老殘」,清丹徒人。性格豪爽有奇氣,好結交朋友,痛棄八股文,卻精通數學、醫學、水利。曾行醫經商,修筑鐵路,并辦治黃河有功。庚子后,因私售倉粟罪被流放至新疆,病死于迪化。享年五十三歲。著《老殘游記》、《鐵云藏龜》等。 英語 Liu E (1857-1909)?, late Qing novelist, author of 老殘遊記|老殘游記 德語 Liu E (Eig, Pers, 1857 - 1909)? |
劉知遠 | 辭典解釋劉知遠 liú zhī yuǎn ㄌㄧㄡˊ ㄓ ㄩㄢˇ 人名。(西元895~948)?沙陀(今新疆)?人,為五代漢之開國君王。初仕五代后晉,封北平王,為河東節度史。契丹南下滅后晉時,因百姓反抗,被迫北還,劉氏趁機進據開封,改國號漢,史稱為「后漢」。在位一年卒,廟號高祖。 傳奇名。元人作,作者姓名不詳。為四大傳奇之一。敘述劉知遠從軍,其妻李三娘在娘家備受兄嫂折磨,生子后,將子咬臍郎送至劉知遠處撫養。十多年后,咬臍郎因打獵追兔而見母,一家團圓。 也稱為「白兔記」。 |
分類查看組詞
劉字組詞(2個字)
劉歆
劉勰
劉向
劉基
劉表
劉邦
劉郞
劉覽
劉鶚
劉靈
劉隱
劉郎
劉盧
劉備
劉豫
劉淵
劉楨
劉復
劉徹
劉累
劉炫
楊劉
應劉
劉禪
西劉
二劉
公劉
孫劉
劉陸
劉生
謝劉
劉賈
錢劉
劉項
乾劉
劉綱
剪劉
赤劉
王劉
劉裕
嬴劉
殷劉
咸劉
屠劉
劉峻
劉郭
劉白
劉曜
三劉
虔劉
毗劉
依劉
徐劉
劉阮
劉字組詞(3個字)
劉海仙
劉公勇
劉石經
劉白墮
劉伶鍤
劉知遠
楊劉體
劉半農
劉義慶
劉子驥
劉知幾
劉克莊
劉九兒
劉銘傳
劉禹錫
靑菜劉
劉窟頭
劉天華
劉參軍
劉師哥
劉子翬
劉永福
劉表牛
劉氏冠
劉完素
劉蘭芝
劉隨州
劉寶全
青菜劉
劉師培
劉字組詞(4個字及以上)
劉字在開頭的詞語
劉歆
劉勰
劉向
劉基
劉海仙
劉公勇
劉公嘉話
劉表
劉邦
劉石經
劉唐下書
劉阮上天臺
劉郞
劉毅答詔
劉覽
劉白墮
劉伶鍤
劉鶚
劉知遠
劉靈
劉隱
劉伶荷鍤
劉寵一錢
劉郎
劉盧
劉備
劉生荷鍤
劉海兒金錢墊香爐
劉豫
劉半農
劉淵
劉楨
劉復
劉義慶
劉子驥
劉知幾
劉徹
劉累
劉克莊
劉猛將軍
劉九兒
劉銘傳
劉炫
劉姥姥進大觀園
劉禪
劉陸
劉生
劉禹錫
劉窟頭
劉賈
劉天華
劉參軍
劉師哥
劉項
劉子翬
劉綱
劉永福
劉表牛
劉裕
劉備失箸
劉四罵人
劉氏冠
劉完素
劉峻
劉郭
劉蘭芝
劉隨州
劉白
劉曜
劉寶全
劉備借荊州
劉師培
劉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