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頭一吷的讀音 劍頭一吷的意思
【解釋】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言論無足輕重。【出處】《莊子·則陽》:“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示例】榻上雙痕凜然在,~何須角。 ◎宋·蘇軾《再游徑山》詩【近義詞】劍首一吷【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 劍
- 頭
- 一
- 吷
“劍頭一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àn tóu yī xuè]
- 漢字注音:
- ㄐㄧㄢˋ ㄊㄡˊ ㄧ ㄒㄩㄝˋ
- 簡繁字形:
- 劍頭一吷
- 是否常用:
- 否
“劍頭一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莊子.則陽》:"夫吹管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成玄英疏:"吹劍環,聲則微小……吹劍首聲,曾無足可聞也。"后遂以"劍頭一吷"喻微小,無足輕重。 辭典解釋
劍頭一吷 jiàn tóu yī xuè ㄐㄧㄢˋ ㄊㄡˊ ㄧ ㄒㄩㄝˋ 劍頭,劍把上的小環孔。吷,微小的聲音。劍頭一吷指吹劍把上的環孔,聲音小得如風吹過一般。語本《莊子.則陽》:「夫吹莞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后比喻無足輕重的言論。宋.蘇軾〈再游徑山〉詩:「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吷何須角。」也作「劍首一吷」。
網絡解釋
【解釋】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出處】《莊子·則陽》:“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示例】榻上雙痕凜然在,~何須角。 ◎宋·蘇軾《再游徑山》詩
【近義詞】劍首一吷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劍頭一吷”的單字解釋
【劍】:同“劍”。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吷】:[xuè]如口吹物發出的小聲音:“吹劍首者,吷而已矣。”[chuò]古同“啜”,飲;喝。[jué]1.鳥叫聲。2.方言,罵:又挨打來又挨吷。
“劍頭一吷”的相關詞語
* 劍頭一吷的讀音是:jiàn tóu yī xuè,劍頭一吷的意思:【解釋】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言論無足輕重。【出處】《莊子·則陽》:“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示例】榻上雙痕凜然在,~何須角。 ◎宋·蘇軾《再游徑山》詩【近義詞】劍首一吷【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基本解釋
《莊子.則陽》:"夫吹管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成玄英疏:"吹劍環,聲則微小……吹劍首聲,曾無足可聞也。"后遂以"劍頭一吷"喻微小,無足輕重。辭典解釋
劍頭一吷 jiàn tóu yī xuè ㄐㄧㄢˋ ㄊㄡˊ ㄧ ㄒㄩㄝˋ劍頭,劍把上的小環孔。吷,微小的聲音。劍頭一吷指吹劍把上的環孔,聲音小得如風吹過一般。語本《莊子.則陽》:「夫吹莞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后比喻無足輕重的言論。宋.蘇軾〈再游徑山〉詩:「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吷何須角。」也作「劍首一吷」。
【解釋】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出處】《莊子·則陽》:“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示例】榻上雙痕凜然在,~何須角。 ◎宋·蘇軾《再游徑山》詩
【近義詞】劍首一吷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劍】:同“劍”。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吷】:[xuè]如口吹物發出的小聲音:“吹劍首者,吷而已矣。”[chuò]古同“啜”,飲;喝。[jué]1.鳥叫聲。2.方言,罵:又挨打來又挨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