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的讀音 勾踐的意思
勾踐 (春秋時期越國君主)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華夏文字不同,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于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后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后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南),遷都瑯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 因其“臥薪嘗膽”的典故,勾踐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 勾
- 踐
“勾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ōu jiàn]
- 漢字注音:
- ㄍㄡ ㄐㄧㄢˋ
- 簡繁字形:
- 勾踐
- 是否常用:
- 否
“勾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勾踐 Gōu Jiàn
[Gou Jian] (?—前 465 年) 春秋時越王。后為吳王夫差所敗,困于會稽,屈辱于吳。乃用文種、范蠡為相,臥薪嘗膽,立志復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卒興兵滅掉了吳國,繼而北進,大會諸侯于徐州(山東滕縣南),成為春秋后期的霸主
辭典解釋
勾踐 gōu jiàn ㄍㄡ ㄐㄧㄢˋ 人名。春秋時越王,曾打敗吳王夫差。參見「句踐」條。
英語 King Gou Jian of Yue (c. 470 BC)?, sometimes considered one of the Five Hegemons 春秋五霸
德語 King Gou Jian of Yue (Eig, Pers)?
法語 Roi Gou Jian des Yue
網絡解釋
勾踐 (春秋時期越國君主)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華夏文字不同,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于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后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后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南),遷都瑯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
因其“臥薪嘗膽”的典故,勾踐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勾踐”的單字解釋
【勾】:[gōu]1.用筆畫出鉤形符號,表示刪除或截取:勾銷。把這篇文章里最精彩的對話勾出來。2.畫出形象的邊緣;描畫:用鉛筆勾一個輪廓。3.用灰、水泥等涂抹磚石建筑物的縫:勾墻縫。4.調和使黏:勾芡。5.招引;引:勾引。勾魂。這件事勾起了我的回憶。6.結合:勾結。勾通。7.姓。8.我國古代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較短的直角邊。[gòu]1.同“夠”(多見于早期白話)。2.姓。
【踐】:同“踐”。
“勾踐”的相關詞語
* 勾踐的讀音是:gōu jiàn,勾踐的意思:勾踐 (春秋時期越國君主)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華夏文字不同,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于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后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后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南),遷都瑯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 因其“臥薪嘗膽”的典故,勾踐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基本解釋
勾踐 Gōu Jiàn
[Gou Jian] (?—前 465 年) 春秋時越王。后為吳王夫差所敗,困于會稽,屈辱于吳。乃用文種、范蠡為相,臥薪嘗膽,立志復仇。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卒興兵滅掉了吳國,繼而北進,大會諸侯于徐州(山東滕縣南),成為春秋后期的霸主
辭典解釋
勾踐 gōu jiàn ㄍㄡ ㄐㄧㄢˋ人名。春秋時越王,曾打敗吳王夫差。參見「句踐」條。
英語 King Gou Jian of Yue (c. 470 BC)?, sometimes considered one of the Five Hegemons 春秋五霸
德語 King Gou Jian of Yue (Eig, Pers)?
法語 Roi Gou Jian des Yue
勾踐 (春秋時期越國君主)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華夏文字不同,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被吳軍敗于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后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后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越王勾踐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越王勾踐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南),遷都瑯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
因其“臥薪嘗膽”的典故,勾踐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勾】:[gōu]1.用筆畫出鉤形符號,表示刪除或截取:勾銷。把這篇文章里最精彩的對話勾出來。2.畫出形象的邊緣;描畫:用鉛筆勾一個輪廓。3.用灰、水泥等涂抹磚石建筑物的縫:勾墻縫。4.調和使黏:勾芡。5.招引;引:勾引。勾魂。這件事勾起了我的回憶。6.結合:勾結。勾通。7.姓。8.我國古代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較短的直角邊。[gòu]1.同“夠”(多見于早期白話)。2.姓。
【踐】:同“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