匋怎么讀 匋的意思

漢字 | 匋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ㄠ|ㄧㄠˊ |
部首 | [勹] 包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6 |
異體字 | 窯 陶 |
字形結構 | 右上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30B |
其它編碼 | 五筆:qrmk|qtfb 倉頡:poju 鄭碼:ryez 四角:27720 |
筆順編碼 | 35311252 |
筆順筆畫 | ノフノ一一丨フ丨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撇 橫 橫 豎 豎折/豎彎 豎 |
匋字的意思
匋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匋
táo ㄊㄠˉ
◎ 古同“陶”,陶器。
其它字義
● 匋
yáo ㄧㄠˊ
古同“窯”。 古同“舀(yǎo)”。英語 pottery
德語 Keramik, T?pferei (S)
匋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匋 táo
〈名〉
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后作“陶” [earthernware]
匋,瓦器也。——《說文》
匋字的辭典解釋
瓦器。《說文解字·缶部》:「古者昆吾作匋。」清·段玉裁·注:「今字作陶,陶行而匋廢矣。」同「陶 」。
康熙字典解釋
匋【子集下】【勹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正韻》??徒刀切,音桃。《說文》瓦器也。古者昆吾作匋。從缶,包省聲。《玉篇》今作陶。
又《正字通》餘韶切,音遙。與窯同。南山有漢武舊匋。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匋【卷五】【缶部】
瓦器也。從缶,包省聲。古者昆吾作匋。案:《史篇》讀與缶同。徒刀切
說文解字注
(匋)作瓦器也。作字各本無。今依玉篇補。大雅。陶復陶穴。箋云。復穴皆如陶然。正義引說文。匋、瓦器竈也。按穴部云。窯、燒瓦竈也。瓦部云。甄、匋也。然則依玉篇爲長。作瓦器者。?之燒之。皆是其事。故匋之字次於?。今字作陶。陶行而匋廢矣。陶見??部。再成丘也。從缶。包省聲。疑作勹聲亦是。皆形聲包會意也。徒刀切。古音在三部。古者昆吾作匋。裴駰曰。出世本。呂覽。昆吾作陶。高云。昆吾、顓頊之後。吳回、黎之孫。陸終之子。己姓也。爲夏伯。制作陶冶。挻埴爲器。按顓頊產老童。老童產黎。左傳云顓頊氏有子曰黎爲祝融是也。帝嚳誅黎。而以其弟吳回爲黎後。奉黎之祀。故高云吳回、黎之孫。實則吳回之孫也。國語。昆吾爲夏伯。韋云。昆吾、祝融之孫。陸終第二子。名樊。爲己姓。封於昆吾衞是也。其後夏衰。昆吾爲夏伯。遷於舊許。按帝繫、世本皆言昆吾者衞是也。昆吾始封在衞。故哀十七年左傳衞矦夢見人登昆吾之觀也。其後遷於舊許。故昭十二年傳楚靈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也。其後滅於湯。商頌云。韋顧旣伐。昆吾夏桀。楚世家曰。昆吾氏、夏之時嘗爲侯伯。桀之時湯滅之是也。據高說是始封之昆吾作匋。據古史考云夏時昆吾氏作瓦。張華博物志云桀作瓦。尸子云夏桀臣昆吾作陶。是謂湯所滅之昆吾與桀作匋。以舜匋河濵而有虞氏上匋??之。則高說是而他說失之也。案史篇讀與缶同。許書言案者二條。疑後人所羼入。史篇者、史籒所作大篆十五篇也。詳皕部。讀與缶同者、謂史篇以匋爲缶。古文假借也。匋與缶古音同在三部。故得相假借。據此可知史篇四言成文。如後世倉頡、爰歷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