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國濟時的讀音 匡國濟時的意思
【解釋】匡正國家,挽救時局。【出處】《隋書·帝紀第一·高祖上》:“匡國濟時,除兇撥亂。”唐·李翱《卓異記·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齡初與杜如晦為友,屬隋室喪亂,未嘗不慨然相顧,有匡國濟時之心。”【示例】[鄭相國] ~,終始一致,文經武緯,何謝古人! ◎唐·康駢《劇談錄·鳳翔府舉兵》
- 匡
- 國
- 濟
- 時
“匡國濟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uāng guó jì shí]
- 漢字注音:
- ㄎㄨㄤ ㄍㄨㄛˊ ㄐㄧˋ ㄕˊ
- 簡繁字形:
- 匡國濟時
- 是否常用:
- 否
“匡國濟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匡正國家,挽救時局。
網絡解釋
【解釋】匡正國家,挽救時局。
【出處】《隋書·帝紀第一·高祖上》:“匡國濟時,除兇撥亂。”唐·李翱《卓異記·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齡初與杜如晦為友,屬隋室喪亂,未嘗不慨然相顧,有匡國濟時之心。”
【示例】[鄭相國] ~,終始一致,文經武緯,何謝古人! ◎唐·康駢《劇談錄·鳳翔府舉兵》
“匡國濟時”的單字解釋
【匡】:1.糾正:匡謬。2.救;幫助:匡助。匡我不逮(幫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計算;估計:匡計。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見于早期白話):不匡。5.姓。
【國】:同“國”。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時】:同“時”。
“匡國濟時”的相關詞語
* 匡國濟時的讀音是:kuāng guó jì shí,匡國濟時的意思:【解釋】匡正國家,挽救時局。【出處】《隋書·帝紀第一·高祖上》:“匡國濟時,除兇撥亂。”唐·李翱《卓異記·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齡初與杜如晦為友,屬隋室喪亂,未嘗不慨然相顧,有匡國濟時之心。”【示例】[鄭相國] ~,終始一致,文經武緯,何謝古人! ◎唐·康駢《劇談錄·鳳翔府舉兵》
基本解釋
匡正國家,挽救時局。【解釋】匡正國家,挽救時局。
【出處】《隋書·帝紀第一·高祖上》:“匡國濟時,除兇撥亂。”唐·李翱《卓異記·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齡初與杜如晦為友,屬隋室喪亂,未嘗不慨然相顧,有匡國濟時之心。”
【示例】[鄭相國] ~,終始一致,文經武緯,何謝古人! ◎唐·康駢《劇談錄·鳳翔府舉兵》
【匡】:1.糾正:匡謬。2.救;幫助:匡助。匡我不逮(幫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計算;估計:匡計。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見于早期白話):不匡。5.姓。
【國】:同“國”。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時】: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