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橋的讀音 升仙橋的意思
升仙橋 (成都升仙橋)升仙橋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因漢 司馬相如過此題字勵志而著名。相傳為秦李冰所建。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城北十里有 升仙橋 ,有送客觀 。 司馬相如 初入 長安 ,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 唐 岑參 《升仙橋》詩:“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按,一本作“ 升遷橋 ”。或謂“遷”形近“仙”,轉訛為“仙”。參閱 陳鐵民 侯忠義 《岑參集校注》。
- 升
- 仙
- 橋
“升仙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ēng xiān qiáo]
- 漢字注音:
- ㄕㄥ ㄒㄧㄢ ㄑㄧㄠˊ
- 簡繁字形:
- 昇仙橋
- 是否常用:
- 否
“升仙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橋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因漢司馬相如過此題字勵志而著名。相傳為秦李冰所建。
網絡解釋
升仙橋 (成都升仙橋)
升仙橋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因漢 司馬相如過此題字勵志而著名。相傳為秦李冰所建。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城北十里有 升仙橋 ,有送客觀 。 司馬相如 初入 長安 ,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 唐 岑參 《升仙橋》詩:“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按,一本作“ 升遷橋 ”。或謂“遷”形近“仙”,轉訛為“仙”。參閱 陳鐵民 侯忠義 《岑參集校注》。
“升仙橋”的單字解釋
【升】:1.由低往高移動(跟“降”相對):升旗。上升。旭日東升。2.(等級)提高(跟“降”相對):升級。3.容量單位,符號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單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糧食的器具,容量為斗的十分之一。6.姓。
【仙】:1.仙人;神仙:成仙。求仙。2.(Xiān)姓。
“升仙橋”的相關詞語
* 升仙橋的讀音是:shēng xiān qiáo,升仙橋的意思:升仙橋 (成都升仙橋)升仙橋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因漢 司馬相如過此題字勵志而著名。相傳為秦李冰所建。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城北十里有 升仙橋 ,有送客觀 。 司馬相如 初入 長安 ,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 唐 岑參 《升仙橋》詩:“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按,一本作“ 升遷橋 ”。或謂“遷”形近“仙”,轉訛為“仙”。參閱 陳鐵民 侯忠義 《岑參集校注》。
基本解釋
橋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因漢司馬相如過此題字勵志而著名。相傳為秦李冰所建。升仙橋 (成都升仙橋)
升仙橋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因漢 司馬相如過此題字勵志而著名。相傳為秦李冰所建。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城北十里有 升仙橋 ,有送客觀 。 司馬相如 初入 長安 ,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 唐 岑參 《升仙橋》詩:“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按,一本作“ 升遷橋 ”。或謂“遷”形近“仙”,轉訛為“仙”。參閱 陳鐵民 侯忠義 《岑參集校注》。【升】:1.由低往高移動(跟“降”相對):升旗。上升。旭日東升。2.(等級)提高(跟“降”相對):升級。3.容量單位,符號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單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糧食的器具,容量為斗的十分之一。6.姓。
【仙】:1.仙人;神仙:成仙。求仙。2.(Xiā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