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鴻詞的讀音 博學鴻詞的意思
- 博
- 學
- 鴻
- 詞
“博學鴻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ó xué hóng cí]
- 漢字注音:
- ㄅㄛˊ ㄒㄩㄝˊ ㄏㄨㄥˊ ㄘˊ
- 簡繁字形:
- 博學鴻詞
- 是否常用:
- 否
“博學鴻詞”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博學鴻詞”的單字解釋
【博】:1.(量)多;豐富:淵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曉:博古通今。3.大:寬衣博帶。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歡心。6.古代的一種棋戲,后來泛指賭博:博徒。博局。
【學】:1.學習:學技術。勤工儉學。我跟著他學了許多知識。2.模仿:他學杜鵑叫,學得很像。3.學問:治學。才疏學淺。博學多能。4.指學科:數學。物理學。政治經濟學。5.學校:小學。大學。上學。6.姓。
【鴻】:1.大雁:鴻雁。鴻毛。雪泥鴻爪(喻往事遺留的痕跡)。2.大:鴻博。鴻圖。鴻溝。鴻儒。鴻福。鴻運。鴻烈。3.指書信:來鴻。4.姓。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博學鴻詞”的相關詞語
“博學鴻詞”造句
族祖征君公諱炅,康熙己未舉博學鴻詞。
一部十七史,從何說起!我今日此來,又非應博學鴻詞科,何暇與你泛論古今成敗!
乾隆初,安徽巡撫趙國麟舉薦他應博學鴻詞科試,他以病謝辭。
始祖,字遠寶,行二世居隴西年二十四舉進士,又舉博學鴻詞為太子校書,年二十九逝世于京師,遷葬慶義鄉地名嵩原配。
陳貞慧于順治十三年卒;冒辟疆在康熙年間,“復以山林隱逸及博學鴻詞薦,亦不就”,遂終老于鄉里。
* 博學鴻詞的讀音是:bó xué hóng cí,博學鴻詞的意思:
【博】:1.(量)多;豐富:淵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曉:博古通今。3.大:寬衣博帶。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歡心。6.古代的一種棋戲,后來泛指賭博:博徒。博局。
【學】:1.學習:學技術。勤工儉學。我跟著他學了許多知識。2.模仿:他學杜鵑叫,學得很像。3.學問:治學。才疏學淺。博學多能。4.指學科:數學。物理學。政治經濟學。5.學校:小學。大學。上學。6.姓。
【鴻】:1.大雁:鴻雁。鴻毛。雪泥鴻爪(喻往事遺留的痕跡)。2.大:鴻博。鴻圖。鴻溝。鴻儒。鴻福。鴻運。鴻烈。3.指書信:來鴻。4.姓。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族祖征君公諱炅,康熙己未舉博學鴻詞。
一部十七史,從何說起!我今日此來,又非應博學鴻詞科,何暇與你泛論古今成敗!
乾隆初,安徽巡撫趙國麟舉薦他應博學鴻詞科試,他以病謝辭。
始祖,字遠寶,行二世居隴西年二十四舉進士,又舉博學鴻詞為太子校書,年二十九逝世于京師,遷葬慶義鄉地名嵩原配。
陳貞慧于順治十三年卒;冒辟疆在康熙年間,“復以山林隱逸及博學鴻詞薦,亦不就”,遂終老于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