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目的讀音 即目的意思
即目 (李商隱詩作)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即目 (漢語詞匯)即目,漢語詞匯。 拼音:jí mù 釋義:1、眼前所見。2、目前;現在。
- 即
- 目
“即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í mù]
- 漢字注音:
- ㄐㄧˊ ㄇ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即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眼前所見。 2.目前;現在。 辭典解釋
即目 jí mù ㄐㄧˊ ㄇㄨˋ 目前、現在。
《董西廂.卷一》:「這些兒古跡現在河中府,即目仍存舊寺宇。」
《劉知遠諸宮調.第二》:「今有九州安撫,即目招軍。」
網絡解釋
即目 (李商隱詩作)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即目 (漢語詞匯)
即目,漢語詞匯。
拼音:jí mù
釋義:1、眼前所見。2、目前;現在。
“即目”的單字解釋
【即】:1.靠近;接觸: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即。2.到;開始從事:即位。3.當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著(當前環境):即景。5.姓。6.就是:荷花即蓮花。非此即彼。7.就;便:一觸即發。招之即來。聞過即改。8.即使:即無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務。
【目】:1.眼睛:有目共睹。歷歷在目。2.網眼;孔:八十目篩。一方寸的網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為奇跡。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目。細目。5.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分為雁形目、雞形目、鶴形目等,松柏綱分為銀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為科。6.目錄:書目。藥目。劇目。7.名稱:題目。名目。8.下圍棋時所圍的空白交叉點,一個點為一目:中方棋手僅以一目半之優獲勝。9.姓。
“即目”的相關詞語
* 即目的讀音是:jí mù,即目的意思:即目 (李商隱詩作)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即目 (漢語詞匯)即目,漢語詞匯。 拼音:jí mù 釋義:1、眼前所見。2、目前;現在。
基本解釋
1.眼前所見。 2.目前;現在。辭典解釋
即目 jí mù ㄐㄧˊ ㄇㄨˋ目前、現在。
《董西廂.卷一》:「這些兒古跡現在河中府,即目仍存舊寺宇。」
《劉知遠諸宮調.第二》:「今有九州安撫,即目招軍。」
即目 (李商隱詩作)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即目 (漢語詞匯)
即目,漢語詞匯。拼音:jí mù
釋義:1、眼前所見。2、目前;現在。
【即】:1.靠近;接觸: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即。2.到;開始從事:即位。3.當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著(當前環境):即景。5.姓。6.就是:荷花即蓮花。非此即彼。7.就;便:一觸即發。招之即來。聞過即改。8.即使:即無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務。
【目】:1.眼睛:有目共睹。歷歷在目。2.網眼;孔:八十目篩。一方寸的網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為奇跡。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目。細目。5.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分為雁形目、雞形目、鶴形目等,松柏綱分為銀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為科。6.目錄:書目。藥目。劇目。7.名稱:題目。名目。8.下圍棋時所圍的空白交叉點,一個點為一目:中方棋手僅以一目半之優獲勝。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