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正的讀音 厘正的意思
厘正 厘正,漢語詞匯。 拼音:lízhèng 意思主要來自厘,“厘”,有“整理、治理”的意思,因此“厘正”的意思為“訂正”、“改正”。
- 厘
- 正
“厘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í zhèng]
- 漢字注音:
- ㄌㄧˊ ㄓㄥˋ
- 簡繁字形:
- 釐正
- 是否常用:
- 是
“厘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厘正 lízhèng
[correct;amend;edit (texts,drafts, etc.)] 改正;訂正。后也用作請人評定詩文書畫的敬辭
厘正遺文
辭典解釋
厘正 lí zhèng ㄌㄧˊ ㄓㄥˋ 整理改正。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序〉:「厘正遺文,緝其精華。」
《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傳上.顏師古傳》:「詔師古于秘書省考定,多所厘正。」
近義詞
讎正
網絡解釋
厘正
厘正,漢語詞匯。
拼音:lízhèng
意思主要來自厘,“厘”,有“整理、治理”的意思,因此“厘正”的意思為“訂正”、“改正”。
“厘正”的單字解釋
【厘】:1.(某些計量單位的)百分之一:厘米。厘升。2.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b)質量或重量,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c)地積,10厘等于1分。3.利率,年利率1厘是每年百分之一,月利率1厘是每月千分之一。4.整理;治理:厘定。“釐”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厘正”的近義詞
“厘正”的相關詞語
“厘正”造句
本會有厘正,將對生在總體上有更主動的見解。
練習賽可以很好地翻開狗的視野,厘正角逐中出現的失誤。
他們在尊崇儒學使命感的驅使下,逐步尋求厘正的辦法。
南渡以后,朝廷屢欲厘正這種“目無朝廷”。
今欲厘正訛謬,舍名取實,而卿曹猶以崔民幹為第一,是輕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
為此,在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緬甸民族的種類和數量作了科學的分析、分類和厘正,并對當代緬甸各民族現有人口狀況作了分析。
紫電劍,出則瑞光四射,紫色環繞,純正拙樸,承相佩之,厘正朝綱,調和陰陽,保我大秦,傳之千代萬世。
漢文師心不學,變古壞禮,絕父子之恩,虧君臣之義;后世帝王不能篤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諂諛,莫肯厘正。
并撰《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其中國本之《禹貢》,外夷本班固《漢書》,古郡國題以墨,今州縣以朱,刊落疏舛,多所厘正。
* 厘正的讀音是:lí zhèng,厘正的意思:厘正 厘正,漢語詞匯。 拼音:lízhèng 意思主要來自厘,“厘”,有“整理、治理”的意思,因此“厘正”的意思為“訂正”、“改正”。
基本解釋
厘正 lízhèng
[correct;amend;edit (texts,drafts, etc.)] 改正;訂正。后也用作請人評定詩文書畫的敬辭
厘正遺文
辭典解釋
厘正 lí zhèng ㄌㄧˊ ㄓㄥˋ整理改正。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序〉:「厘正遺文,緝其精華。」
《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傳上.顏師古傳》:「詔師古于秘書省考定,多所厘正。」
近義詞
讎正厘正
厘正,漢語詞匯。拼音:lízhèng
意思主要來自厘,“厘”,有“整理、治理”的意思,因此“厘正”的意思為“訂正”、“改正”。

【厘】:1.(某些計量單位的)百分之一:厘米。厘升。2.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b)質量或重量,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c)地積,10厘等于1分。3.利率,年利率1厘是每年百分之一,月利率1厘是每月千分之一。4.整理;治理:厘定。“釐”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本會有厘正,將對生在總體上有更主動的見解。
練習賽可以很好地翻開狗的視野,厘正角逐中出現的失誤。
他們在尊崇儒學使命感的驅使下,逐步尋求厘正的辦法。
南渡以后,朝廷屢欲厘正這種“目無朝廷”。
今欲厘正訛謬,舍名取實,而卿曹猶以崔民幹為第一,是輕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
為此,在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緬甸民族的種類和數量作了科學的分析、分類和厘正,并對當代緬甸各民族現有人口狀況作了分析。
紫電劍,出則瑞光四射,紫色環繞,純正拙樸,承相佩之,厘正朝綱,調和陰陽,保我大秦,傳之千代萬世。
漢文師心不學,變古壞禮,絕父子之恩,虧君臣之義;后世帝王不能篤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諂諛,莫肯厘正。
并撰《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其中國本之《禹貢》,外夷本班固《漢書》,古郡國題以墨,今州縣以朱,刊落疏舛,多所厘正。